心臟衰竭

寒流來襲家人「突倒地」怎麼辦?  醫授緊急救命「4步驟」防猝死

寒流來襲家人「突倒地」怎麼辦? 醫授緊急救命「4步驟」防猝死

上週週末(17-18日)寒流強襲台灣,僅1天就造成68人猝死,意外降臨的速度令人防不勝防。而寒流、溫差過大造成的心血管問題,不僅容易發生於長者、三高患者、吸菸飲酒者或肥胖者等高風險族群,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警告,年輕族群平時養成「5種習慣」,同樣容易暴露在寒流致命的危機中。

閱讀更多 »
低溫激增心血管「超額死亡」!  5大護心重點一次看懂

低溫激增心血管「超額死亡」! 5大護心重點一次看懂

寒流進逼溫度破底,真的會出現「冷死人」的狀況!最新一篇發表於美國心臟協會《循環》的研究 指出,極端氣候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該篇研究指出,每100名心血管疾病就有1例死於缺血性心臟病、中風、心臟衰竭、心律不整等疾病,而在極端溫度(最冷/最熱)的日子更易增加心血管事件的超額死亡。

閱讀更多 »
心血管疾病元凶! 「高鉀血症」嚴重恐奪命?  醫呼籲:10種食物別再吃

服心血管藥、器官異常風險高! 「高鉀血症」嚴重恐奪命? 醫呼籲:10種食物別再吃

「心血管疾病」為一廣義術語,用於描述多種疾病,如冠心病、心臟衰竭、中風、心臟瓣膜疾病、心律不整等;而高血壓、高膽固醇、吸菸、糖尿病、缺乏運動和肥胖是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最常見因素。然而,血液中的「鉀離子」濃度過高,也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息息相關。

閱讀更多 »
「心腎症候群」加乘!  洗腎病人死亡率暴增50%?  累喘腫恐釀「心臟未爆彈」

「心腎症候群」加乘! 洗腎病人死亡率暴增50%? 累喘腫恐釀「心臟未爆彈」

「心很累」恐是嚴重健康問題,根據衛福部統計顯示,每24分鐘就有1人死於心臟疾病。敏盛醫療體系總院長陳文鍾醫師指出,國人常見的心臟疾病包括瓣膜性心臟病、高血壓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冠狀動脈心臟病、心肌病變、心肌梗塞、心律不整及心臟衰竭。其中以「心臟衰竭」致死率最高,心臟衰竭會造成心臟供血量不足、腎臟水份排不出,形成心臟、腎臟相互影響的「心腎症候群」。

閱讀更多 »
睡不著、睡不飽其實不是「失眠」?   醫:6成人睡不好與「精神疾病」有關!

睡不著、睡不飽其實不是「失眠」? 醫:6成人睡不好與「精神疾病」有關!

近日東部地震頻仍,加上許多確診者深受新冠病毒所苦,不少民眾出現失眠、睡不著或是睡不好的狀況,影響工作及日常生活。不過,睡不著、睡不好或睡不飽,都可以視為「失眠」的一種嗎?衛福部樂生療養院身心科主任顏琮祐醫師表示,睡不著、睡不好或睡不飽,僅可視為睡眠障礙者的「主觀形容詞」。

閱讀更多 »
每年2萬人「急性心衰竭」  不做「心臟移植」死亡率達100%!  醫曝「1措施」延長治療黃金期

每年2萬人「急性心衰竭」 不做「心臟移植」死亡率達100%! 醫曝「1措施」延長治療黃金期

據衛福部最新統計,心臟疾病為2021年國人十大死亡原因第二,每年近萬人因心臟衰竭死亡,在國內每年有36萬人被診斷有心臟衰竭,其中有近2萬人會進一步發展成為末期心臟衰竭並更進一步需要接受心臟移植或左心室輔助器的治療。王智弘院長表示,台灣等待心臟移植的平均時間為1-1.5年,根據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的統計,等待心臟移植的人數約有200人/年,而急性心因性休克的患者若不接受心臟移植或是進一步治療,死亡率將近100%。

閱讀更多 »
運動過量恐心律不整、猝死?  醫:2類「運動模式」最危險

運動過量恐心律不整、猝死? 醫:2類「運動模式」最危險

近期中國屢傳因運動後喝冰水而猝死的新聞,是否與突發性「心律不整」有關?林口長庚醫院心臟血管內科張伯丞醫師接受《潮健康》採訪表示,心律不整的誘發因子屬於多重因素,情緒、睡眠、運動中體溫變化及外界氣溫都可能影響,但預防心律不整仍以注重本身危險因子,如三高控制更為重要。

閱讀更多 »
5年死亡率50%!  心衰竭分3大類   女性、長輩更易輕忽3症狀

5年死亡率50%! 心衰竭分3大類 女性、長輩更易輕忽3症狀

脂肪是巨量營養素之一,脂肪酸也是人類必需的營養素,1公克脂肪提供9大卡熱量,無油烹調會大量減少食用油,但無法從食物中獲得完整脂肪酸、造成營養失衡。飽和、單元不飽和、多元不飽和是油脂類的分法,除了烹調用油外,三類油脂也普遍同時存在於蛋白質食物中,例如蛋約含35%的飽和、44%單元不飽和、21%多元不飽和脂肪。動物來源有較高比例的飽和脂肪酸,植物來源則是多數為不飽和脂肪酸。書中僅呈現油脂總量,並不刻意區分不同油脂佔比,主要平衡交替使用單元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為主的植物油。不吃蛋的素食者,油品就可平衡使用少量含飽和脂肪的植物油(椰子油、棕櫚油)。至於控制脂肪攝取量的需求,主要針對體重調整。

閱讀更多 »
睡眠不足恐心臟衰竭?  美國心臟協會警告:每天至少要睡7小時

睡眠不足恐心臟衰竭? 美國心臟協會警告:每天至少要睡7小時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第一大死因,其中有80%可透過健康的生活型態,包括飲食、運動加以預防。《美國心臟協會》(AHA)近期發佈研究,更新保護心臟健康的七項主要建議,首次納入「睡眠質量」為單獨風險因子,明確提醒睡眠時間會影響心血管健康。該研究發表於重要醫學期刊《Circulation》 。

閱讀更多 »
不是確診完就沒事! 研究曝:心臟衰竭機率增7成、最嚴重恐「全身血栓」

不是確診完就沒事! 研究曝:心臟衰竭機率增7成、最嚴重恐「全身血栓」

新冠肺炎不只侵害肺部、造成嚴重的呼吸道傷害,從病情中恢復後也得注意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近期《Nature Medicine》刊載研究指出,自新冠肺炎中痊癒的康復者,即使是輕症也可能面臨更高的心血管風險,如血栓、心臟發炎等,學界稱其為「新冠心臟病」(Covid Heart)呼籲民眾務必留意相關症狀。

閱讀更多 »
20-40歲女性要當「心」?  研究:有「不孕症」病史   心臟衰竭風險上升27%

20-40歲女性要當「心」? 研究:有「不孕症」病史 心臟衰竭風險上升27%

心臟衰竭以往被認為與年紀漸長、三高、抽菸、生活壓力過大等因素有關,而年輕族群若時常加班、應酬,作息不正常,同樣可能有較高的三高風險。如今,刊載於《美國心臟病學會期刊》(JACC)的研究指出,此前患有「不孕症」的婦女,往後罹患心臟衰竭的風險可能較常人更高。

閱讀更多 »
7大護心重點預防心臟衰竭

他三餐在外、缺乏運動 退休後竟確診「心臟衰竭」? 醫師:護心「7大重點」要學會

隨著現代人飲食西化、工作壓力大、缺乏運動,肥胖、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在青壯年間的盛行率愈來愈高。若再加上不良嗜好如抽菸、酗酒,更可能導致「心臟衰竭」的風險增加。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簡韶甫醫師表示,診間曾有一名患者剛從職場退休,年輕時為了工作三餐外食、缺乏運動,幾年前健康檢查發現警訊:血壓、血糖及膽固醇都偏高,但無不適感就沒有持續追蹤病況。患者退休後稍微活動就氣喘吁吁,原以為只是身體機能退化,經醫師診斷後卻發現是心臟衰竭,需要長期追蹤治療。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