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臟脂肪

沒吃到基礎代謝率不會瘦?  醫揭「減脂迷思」:熱量赤字才是重點

沒吃到基礎代謝率不會瘦? 醫揭「減脂迷思」:熱量赤字才是重點

熱量控制是減重關鍵,吃不到基礎代謝率會影響減重速度嗎?恆新復健科診所史考特醫師(王思恆)說明,為維持生理正常機能如心臟、大腦、呼吸需求的「基礎代謝率」(Basal Metabolic Rate,BMR),約佔每日熱量消耗的70%,是每日身體熱量消耗最重要的一部份,與體重、身高、性別、年齡有關。

閱讀更多 »
肝功能不好有徵兆?  口臭瘀青要當心!  沒睡好「脂肪肝」風險恐增78%

肝功能不好有徵兆? 口臭瘀青要當心! 沒睡好「脂肪肝」風險恐增78%

知名作家驚傳肝腫瘤長達14公分,究竟肝臟疾病是否有預先徵兆,自覺「火氣大」口臭,與肝功能問題有關嗎?義大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預防醫學科主任洪暐傑醫師表示,當肝臟功能衰退無法正常代謝時,產生的二甲基硫醚可能造成口腔異味。除了口臭以外,肝功能問題也可能引起噁心、嘔吐、沒有力氣、食慾不振等症狀。肝臟功能問題會影響全身器官,洪暐傑醫師說明,嚴重的肝病症狀典型是出現黃疸,如眼睛、皮膚發黃。或者身上出現莫名出血點、瘀青,代表體內血小板的凝血功能開始下降,與肝功能衰退有關係。一旦進展到肝硬化,還可能合併四肢水腫、因腹水導致腰圍明顯變粗等情形。

閱讀更多 »
體脂破表元兇?  營養師點名夜市「地雷食物」警告:等於直接喝油

體脂破表元兇? 營養師點名夜市「地雷食物」警告:等於直接喝油

「瘦不下來」是許多人長久以來的煩惱,肥胖儼然成為現代人的文明病。不過,關心是否肥胖,不能單純只注意身體質量數值的「BMI」,也要注意與體態、內臟脂肪有關的「體脂率」。嫚嫚營養師表示,成年人體脂肪標準通常以性別與年齡為區分。以年齡來說,可分為2個區段。以「18-29歲」的青年來說,男性標準體脂率為14-20%;女性則為17-24%。 以「30-69歲」的中老年人來說,男性標準體脂率為17-23%,女性則是20-27%。

閱讀更多 »
專家曝1招「燃脂+增肌」燒光熱量降體脂

腹肌出不來該「增肌」或「減脂」? 專家曝1招「燃脂+增肌」燒光熱量降體脂

無論男女,大家都希望能夠擁有明顯的腹肌,卻苦於甩不開腹部脂肪。好習慣運動教室主理人、健身教練胡孝新表示,我們的腹肌其實藏在脂肪底下,「體脂肪過高」是看不到腹肌的主要原因。胡孝新指出,以一般男性來說,如果想在不用力、身體放鬆情況擁有腹肌線條,體脂率需維持在12%左右。若是稍微用力縮緊時可以看見腹肌,體脂率也需要控制在16%-18%之間。因此,如果希望腹肌「重見天日」,降低體脂率是最重要的關鍵。

閱讀更多 »
年輕人內臟脂肪太多 血管壁恐提早受損

20幾歲就有肥肚腩? 研究:年輕人內臟脂肪太多 血管壁恐「提早GG」

年紀輕輕就有「肥肚腩」?當心未來發生動脈硬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別人更高!腹部肥胖被認為與內臟脂肪堆積息息相關,也是中風及心臟病高危險群。近期一項針對兒童、青少年、年輕族群的研究發現,嚴重肥胖的年輕人更容易累積內臟脂肪,動脈硬化的分數也偏高,顯示腹部脂肪可能造成青少年甚至兒童的心血管併發症。與健康體重的年輕人相比,肥胖青年的內臟脂肪明顯較多,脈波傳播速率數值也更高。在體脂肪率屬於肥胖、且體重BMI值超過標準的受試者身上,可看到內臟脂肪與脈波傳播速率呈現正相關現象。

閱讀更多 »
不吃早餐斷食恐嚴重低血糖

不吃早餐斷食減肥? 醫師警告:糖尿病人恐「嚴重低血糖」

上班族平日少動多吃當心體重上升!不但可能造成肥胖,還會引起「胰島素阻抗」,導致糖尿病發生。國泰綜合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陳維常醫師表示,外送、聚餐、飲酒、含糖飲料等飲食習慣,易使熱量攝取過多,導致高血糖與脂肪堆積,也是年輕人口發生糖尿病的重要原因。陳維常醫師解釋,胰島素是身體重要的合成荷爾蒙,負責將從飲食中攝取的熱量轉化為肝醣、脂肪,並儲存在身體各處組織細胞。當熱量長期攝取過剩,過多的脂肪會堆積在肝臟,有可能形成「脂肪肝」,未來甚至會演變為肝臟硬化與肝衰竭。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