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一半癌症可以提早預防! 癌復協會與8more攜手合作:「3重點」守護乳癌病友健康
上周日,癌復協會舉辦的活動在8more春日門市成功舉行,本次活動特別邀請了,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理事長黃淑芳、中崙國際診所院長黃柏榮醫師和營養師羅心余、8more董事長林益慶和大家進行專業知識交流,為與會者帶來了寶貴的健康資訊。
上周日,癌復協會舉辦的活動在8more春日門市成功舉行,本次活動特別邀請了,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理事長黃淑芳、中崙國際診所院長黃柏榮醫師和營養師羅心余、8more董事長林益慶和大家進行專業知識交流,為與會者帶來了寶貴的健康資訊。
近日台灣傳出「蛋荒」,甚有知名連鎖餐飲業者宣告有關雞蛋的產品皆暫停供應,讓不少愛吃蛋的民眾大喊吃不消。不過,也有特定族群擔憂雞蛋含有過高的「膽固醇」,對蛋黃更是敬而遠之。每天吃雞蛋攝取的膽固醇量究竟會不會超量?刊載於《eLife》的研究認為,吃雞蛋或許能對心血管帶來一定益處。
膽固醇是一種脂肪類的蠟性物質,也是構成人體細胞膜、荷爾蒙、維生素D的重要原料,對生理功能有舉足輕重的角色。不過,血液中如果累積過多膽固醇,將升高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膽固醇過高也是現代人最常見的健康問題。人體裡的膽固醇可分為「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以及「三酸甘油酯(TG)」三種 。
心臟健不健康,與吃下肚裡的飲食大有關聯!哈佛大學T.H. CHEN公衛學院資料顯示,幫助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最佳飲食模式:多吃水果、蔬菜、全麥、魚類、家禽類與植物油。相反地,應限制紅肉與加工肉品攝取量,並少吃精製碳水化合物、添加糖與鈉的加工食品以及反式脂肪。
飲食中的膽固醇到底需不需要限制?從2015-2020年的美國飲食指南,將每日的膽固醇上限拿掉以後,這個問題就一直熱門到現在。為了解答這個問題,最近又搜尋了文獻,找到美國心臟協會(AHA)在2019年所發表的一篇文章:《飲食膽固醇與心血管風險》。美國心臟協會絕對是這方面的權威,在這篇文章中整理了近年各大飲食指引對於膽固限制的建議,提供民眾參考。
體內產生「慢性發炎」症狀,要當心老化、肥胖甚至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哈佛大學醫學院指出,慢性發炎症狀是現代人面臨最普遍的健康風險,與慢性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與認知功能下降有關。該如何減少體內「慢性發炎」問題?美國布萊根婦女醫院營養部主任Kathy McManus表示,如穀物、堅果、瘦蛋白(lean protein)與橄欖油等「地中海類型」飲食,已被證實能有效降低發炎指數。另外,「植物性飲食」中含有大量維生素、膳食纖維,能對抗氧化過程產生的自由基,亦對減少發炎症狀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