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hMPV疫情」將威脅台灣? 染疫症狀、治療及高危險族群一次搞懂
中國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疫情升溫,引發關注。hMPV屬RNA病毒,症狀與RSV相似,包括呼吸困難、咳嗽、喘鳴等,高危險族群如嬰幼兒、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感染後易併發肺炎。相較流感與肺炎黴漿菌,hMPV少見發燒,主要影響下呼吸道。目前無特效藥或疫苗,治療以支持性療法為主。台灣疫情可控,但應保持警覺,並落實個人防護措施以降低感染風險。
中國人類間質肺炎病毒(hMPV)疫情升溫,引發關注。hMPV屬RNA病毒,症狀與RSV相似,包括呼吸困難、咳嗽、喘鳴等,高危險族群如嬰幼兒、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感染後易併發肺炎。相較流感與肺炎黴漿菌,hMPV少見發燒,主要影響下呼吸道。目前無特效藥或疫苗,治療以支持性療法為主。台灣疫情可控,但應保持警覺,並落實個人防護措施以降低感染風險。
感染流感與心血管疾病有密切關聯,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秉穎醫師指出,流感會導致全身性發炎,增加中風、心肌梗塞等風險。研究顯示,感染流感後2週內心血管疾病風險飆升2倍,反覆感染恐損害心血管健康。李醫師強調,接種流感疫苗能有效降低感染與重症風險,並保護心血管健康,呼籲青壯年積極預防流感。
隨著疫情趨緩,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有意調整口罩政策,最快在本月(11月)前有望「戶外免戴口罩」。對此,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貼文提醒民眾,國人希望盡早回歸正常生活,雖期待口罩逐步解禁,但口罩政策放寬,並不意味著個人防疫也該跟著鬆綁。
不少民眾擔憂坐姿不良可能引起「脊椎側彎」;家長也時常告誡小朋友坐姿端正的重要性。光田綜合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陳泰宗醫師接受專訪表示,事實上脊椎側彎與先天的脊椎變異、姿勢不良造成的肌肉不平衡皆可能有關,若有疑慮應事先就醫釐清,切勿過度操心或聽信不實謠言。
一場小感冒之後卻久咳不癒,要當心是「氣喘」發作?過敏性氣喘最常見的症狀諸如喘鳴、呼吸困難、胸悶與咳嗽及呼氣氣流受阻。倘若藥物使用不當或外在因素刺激,比如氣溫變化、病毒或呼吸道感染、接觸過敏原、吸菸及空氣污染,都可能引發氣喘或使氣喘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