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慎防清明連假空汙肆虐! 國健署:記得戴口罩,否則4種致癌物恐「吸好吸滿」
清明連假恐爆空汙危機,國健署提醒北部空品紅爆、臭氧濃度升高,民眾應減少室外活動並配戴口罩。焚香燒金紙恐釋放苯、甲苯、甲醛、多環芳香烴等致癌物,長期吸入恐致白血病、肝病。呼籲改用環保香品與金爐,並下載健康氣象APP掌握空品變化,避免吸入高濃度有害物質加重氣喘、肺病症狀。
清明連假恐爆空汙危機,國健署提醒北部空品紅爆、臭氧濃度升高,民眾應減少室外活動並配戴口罩。焚香燒金紙恐釋放苯、甲苯、甲醛、多環芳香烴等致癌物,長期吸入恐致白血病、肝病。呼籲改用環保香品與金爐,並下載健康氣象APP掌握空品變化,避免吸入高濃度有害物質加重氣喘、肺病症狀。
新北市深坑區20日驚傳電子產品廠房起火,因該處置放大量電子產品與鋰電池,導致雙北多處傳出惡臭;濃煙更一度飄散雙北各地區。招名威教授指出,不少民眾擔憂大火燒出「戴奧辛」等有害物質,事實上空氣中的「氟化氫」濃度更需特別留意。
台灣北半部地區冬季時往往多雨,而「冬雨」不只影響心情,也可能減損實質上的健康狀態?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指出,如2019年的研究表明,雨水會增加在寒冷環境中運動時的熱量損失,並可能影響運動的表現和運動安全;原因可能為冬雨除了導致身體熱量損失增加,也使血漿乳酸(lactate)堆積,才降低了運動表現。
寒流來襲氣溫驟降,不只各種傳染病菌的感染風險增加,也容易引發慢性呼吸道疾病如氣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症狀惡化。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因本身肺功能不佳,如果未規則用藥控制良好,在季節交替時容易誘發症狀惡化。
當醫學專家呼籲,各年齡層應將新冠疫苗「打好打滿」,有助減少重症與死亡率,除此之外,是否有其他方法能降低新冠病毒威脅?國際權威期刊《Nature》報導指出 ,一項針對3萬多名醫護人員的研究發現,接種流感疫苗的人在數個月時間內,發生新冠病毒感染重症的可能性降低約90%,該研究之結論與疫苗問世前的文獻呈現一致性,表示各種疫苗在增強免疫系統上,有協助身體對抗新冠病毒的作用。該研究目前公佈在medRxiv預印本中。
「橄欖油」相對於動物性油質,被視為較健康的脂肪來源。橄欖油攝取量增加,是否真的能改善心血管健康,或降低心血管死亡風險?美國心臟病學學院(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近期發佈對攝取橄欖油的長期研究,宣稱橄欖油對心血管健康有明確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