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茶「1關鍵成份」助預防血管鈣化! 研究:每天2杯就能降血壓、防失智
喝紅茶的好處可能遠超過你我想像?根據刊載於《Arteriosclerosis, 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的研究指稱,在飲食中添加大量的「類黃酮」(flavonoids),有助降低罹患「腹主動脈鈣化」(AAC)的風險,其中既容易獲取又富含類黃酮的飲食來源,就是台灣隨處可見的紅茶。
喝紅茶的好處可能遠超過你我想像?根據刊載於《Arteriosclerosis, 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的研究指稱,在飲食中添加大量的「類黃酮」(flavonoids),有助降低罹患「腹主動脈鈣化」(AAC)的風險,其中既容易獲取又富含類黃酮的飲食來源,就是台灣隨處可見的紅茶。
了解食物吃進肚子後的消化時間,更能幫助減肥事半功倍?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貼文表示,食物經由胃部消化的完整過程稱為「胃排空」,胃排空的時間越長,飽足感也會持續越久。不少醫師或營養師皆提倡利用「胃排空」幫助減重,即是透過延長飽足感抑制食慾,避免減重者吃下多餘的熱量。
2021年國人十大死因「癌症」連40年奪冠,罹癌的年齡逐年下降,平常需透過飲食保養身體,用飲食照顧好自己是最直接的方式。程涵宇營養師表示,可以多攝取具防癌效果的食物,可輕鬆找回健康自癒力,避免癌症找上門。程涵宇營養師進一步列舉12種「防癌食物清單」如下。
現代人飲食西化、加上久坐等不良生活習慣,「消化不良」已成為常見的文明病之一。消化不良往往伴隨腹脹、脹氣、打嗝、便祕、腹瀉等惱人的情況,若腸胃道症狀持續出現,應審慎考慮改善生活習慣。美國心臟病學會院士Yasmine S. Ali表示,以下9種生活方式的改變,有助於促進消化系統健康,緩解與消化不良相關的症狀,並改善個人的整體健康狀況:多吃高纖食物、多加運動、減輕壓力、少吃讓胃部不適的食物、細嚼慢嚥、多喝水、全麥食物代替精緻澱粉、攝取綠葉蔬菜、攝取瘦肉蛋白。
「吃得正確」比運動鍛鍊還重要?好習慣健身教室主理人胡孝新教練表示,常聽到健身教練或健身者提倡「七分吃、三分練」的概念,其實飲食在瘦身或肌肉鍛鍊方面,確實佔了相當關鍵的地位。若吃對食物並攝取適當比例,能幫助健身者的鍛鍊過程事半功倍,對減重者而言更有不易復胖的好處。
肝癌為十大癌症死亡率第2位,飲食中可能也潛藏傷害肝臟、誘發癌變的毒素地雷?光田綜合醫院大甲院區廖祐妊營養師接受專訪表示,平時民眾常吃的米飯、豆類、花生、堅果類或中藥材,如果保存不當都容易滋生黴菌產生「黃麴毒素」,引發肝臟中毒、肝臟發炎,並且有增加致癌的可能性,加上台灣氣候潮溼,食物保存應格外謹慎。
蛋白質是健康飲食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多加攝取蛋白質不僅對運動有所幫助,更能有益於保持「淨體重」,讓減重更加順利。根據《Obesity》刊載研究指出,增加個人飲食的蛋白質攝取量,對於正在執行減肥計畫者而言具有廣泛的好處。蛋白質不僅能增加飽腹感、進而減少糖分與精緻澱粉的攝取量,且對維持淨體重而言成效頗高,對防止肥胖而言有一定作用。
上班總是自覺無精打采,夜間更時常睡不飽、起床時疲憊感揮之不去?要注意可能是心理壓力過大或工作繁重,對生理機能造成傷害。個人處於疲憊狀態,更可能影響工作表現或學習能力,因此呼籲民眾,除了攝取咖啡因之外,日常生活中可養成以下8種習慣,有助於維持一天的精神狀態,並在工作或學習時保持清醒:多與同儕交談、保持活動、攝取堅果類、腹式呼吸、午休小睡、日曬、環境涼爽、刺鼻氣味。
多吃富含高纖維的食物,能為身體帶來何種益處?攝取足夠的纖維質,可保持腸道環境健康,避免肥胖與並顯著降低各疾病發作的風險。先前的研究即指出,多吃纖維對降低心血管疾病有益,且能預防糖尿病、癌症,而《Nutritional Neuroscience》刊載的最新研究表明,成年人攝取足量纖維質,可降低老年後的施智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