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頻尿不一定是膀胱無力? 醫:反而代表排尿功能良好! 出現「1狀況」才該擔心
頻尿不代表膀胱無力,反而可能是身體排尿功能良好的表現?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泌尿科程威銘醫師表示,若喝水後頻尿且尿量多,通常是腎臟有效排水,避免水腫與電解質失衡;但若尿量少,可能與膀胱過動症或冷飲刺激有關。控制排尿的關鍵在於抗利尿激素,其分泌受血液電解質影響,飲食過鹹會減少尿量,清淡飲食則容易頻尿。職業駕駛應避免長時間憋尿,適時補水,若喝水少仍頻尿,應及早就醫。
頻尿不代表膀胱無力,反而可能是身體排尿功能良好的表現?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泌尿科程威銘醫師表示,若喝水後頻尿且尿量多,通常是腎臟有效排水,避免水腫與電解質失衡;但若尿量少,可能與膀胱過動症或冷飲刺激有關。控制排尿的關鍵在於抗利尿激素,其分泌受血液電解質影響,飲食過鹹會減少尿量,清淡飲食則容易頻尿。職業駕駛應避免長時間憋尿,適時補水,若喝水少仍頻尿,應及早就醫。
上班族、學生因公務繁忙時常憋尿,恐怕將對泌尿道造成嚴重影響?國泰綜合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蔡樹衛醫師接受專訪表示,憋尿對男女性的影響不一;大抵而言,長期憋尿容易使「逼尿肌」處於緊繃狀態,久而久之恐造成逼尿肌肥大而失去彈性、初期變得敏感而導致「過動性膀胱」,長期會導致膀胱如同鼓脹的氣球呈現彈性疲乏,最後致使排尿功能變差。
天氣炎熱時又喝水太少,更有可能引發尿道炎問題?連日持續高溫導致人體流失水份加快,這時候如果水份補充不足,會減少尿量與排尿頻率,導致細菌停留在膀胱、尿道的時間延長,增加微生物繁殖及感染的機會。專科醫師翁資閔補充,女性因尿道較男性短,故發生泌尿道發炎的機率較男性高,一半以上的女性一生中至少曾發生一次泌尿道感染。而且一旦感染過,很容易反覆感染,尤其是服務業等需要長時間久坐等女性,更是泌尿道感染的高風險群。
攝護腺發炎、攝護腺肥大等疾病,通常好發於年長男性,但年輕族群若長時間日夜顛倒、久坐不動,同樣可能會有攝護腺問題。新北市立聯合醫院泌尿科主任周政緯醫師表示,男性如果察覺異常尿急、尿意次數頻繁,或有尿道疼痛、會陰部疼痛與膽囊刺痛,合併射精時或射精後的疼痛狀況,要特別注意攝護腺相關疾病。周政緯醫師指出,年輕男性發生攝護腺發炎的主因為生活作息不正常;而酗酒、抽菸、攝取過量咖啡因也是風險因子。平時工作、追劇、打電動造成久坐,或會陰部壓迫、缺乏運動等,將會導致攝護腺發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