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腫

昏沉、腹脹、關節痛是濕氣重!中醫曝5大「壞習慣」害濕氣瘀滯

昏沉、腹脹、關節痛是濕氣重! 中醫曝5大「壞習慣」害濕氣瘀滯

今年端午前後適逢20年來「最完整典型」的梅雨季,連日雨水容易讓敏感族群身體出狀況,伴隨心情煩悶、情緒低落等症狀,天氣轉晴時通常會恢復正常。但部分族群會出現頭暈、身體沉重無力、食慾不振、昏沉而影響日常生活,中醫師提醒,身體有類似狀況時不可大意,當心是「溼邪」影響健康。

閱讀更多 »
7大護心重點預防心臟衰竭

他三餐在外、缺乏運動 退休後竟確診「心臟衰竭」? 醫師:護心「7大重點」要學會

隨著現代人飲食西化、工作壓力大、缺乏運動,肥胖、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在青壯年間的盛行率愈來愈高。若再加上不良嗜好如抽菸、酗酒,更可能導致「心臟衰竭」的風險增加。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簡韶甫醫師表示,診間曾有一名患者剛從職場退休,年輕時為了工作三餐外食、缺乏運動,幾年前健康檢查發現警訊:血壓、血糖及膽固醇都偏高,但無不適感就沒有持續追蹤病況。患者退休後稍微活動就氣喘吁吁,原以為只是身體機能退化,經醫師診斷後卻發現是心臟衰竭,需要長期追蹤治療。

閱讀更多 »
全血管阻塞中!  打新冠疫苗後小腿水腫  驚見3條冠狀動脈都出事

全血管阻塞中! 打新冠疫苗後小腿水腫 驚見3條冠狀動脈都出事

平時有心血管問題不自知,小腿忽然腫脹別以為只是水腫,可能是心臟疾病徵兆?亞東紀念醫院心臟血管醫學中心主任吳彥雯醫師指出,不少病人施打新冠疫苗出現心臟不舒服,以為只是疫苗副作用而不以為意,最後才檢查確診是心血管疾病,還有病人3條冠狀動脈皆已嚴重阻塞而不自知,提醒有相關風險因子應注意身體警訊。

閱讀更多 »
5年死亡率逼5%?  哈佛點名「心臟衰竭」7大危險徵兆  水腫、呼吸困難恐是心臟求救

5年死亡率50%? 哈佛點名「心臟衰竭」7大危險徵兆 水腫、呼吸困難恐是心臟求救

心臟衰竭是指心臟收縮功能或舒張功能變差,引起呼吸困難、水腫等症狀表現。心臟衰竭在已開發國家的盛行率約1-2%,大於70歲以上族群約有10%患有心臟衰竭。統計顯示,65歲以上因呼吸困難就醫的患者,每6人就有1人被新診斷為心臟衰竭。55歲男性一生中患有心臟衰竭比例為33%,女性則為28%。哈佛大學醫學院指出,心臟衰竭是65歲以上族群住院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心臟衰竭主要有兩大類型,第一類是「左心室衰退」的心臟衰竭(HFrEF),左心室變大後會使心臟不夠力,無法供應足夠的血液到身體其他部位。

閱讀更多 »
冬天補錯反而傷身體?  中醫師教「養生4招」:腸胃弱、壓力大者必看

冬天補錯反而傷身體? 中醫師教「養生4招」:腸胃弱、壓力大者必看

冬至時節是傳統上進補的日子,加上近日天氣轉涼,不少民眾會喝暖湯,或攝取加有辛香料的料理、藥膳,幫助身體保養。不過,由於年齡、性別、生活習慣不同,每個人的體質及適合保養的方式也不盡相同。高雄醫大附設中和醫院中醫部婦兒科主任董懿容表示,有人怕冷、有人怕熱,有人容易口乾、有人常睡不好,不一定在寒冬時吃溫熱烈性的膳食就能補精力,更需要專業醫師的專業介入。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