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製劑

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只影響關節!  風險因子、併發症與藥物治療方式一次看懂

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只影響關節! 風險因子、併發症與藥物治療方式一次看懂

類風濕性關節炎(RA)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會導致關節疼痛和腫脹。林口長庚醫院風溼過敏科蔡昀臻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全台盛行率約1-2%,患者人數粗估達10-20萬人,好發於30-50歲,男女比率約為1:3,近年因診斷工具與健康意識進步,患者人數持續增加,是風濕免疫疾病大宗。

閱讀更多 »
工作太累手腕痛?  他22歲發現「類風濕性關節炎」!  醫:2徵兆出現快就醫

工作太累手腕痛? 他22歲發現「類風濕性關節炎」! 醫:2徵兆出現快就醫

工作完手指、手腕疼痛,但休息、治療甚至復健也不見好轉,要注意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林口長庚醫院風溼過敏科蔡昀臻醫師表示,過去曾經收治一名20多歲男性寵物美容師,因手腕疼痛至復健科求診,治療一段時間未見改善,才檢查出是類風濕關節炎,且關節已有侵蝕及融合,手腕幾乎無法彎曲。

閱讀更多 »
紀景琪教授說明,乾癬為身體發炎反應,生物製劑是利用單株抗體抑制發炎反應的原理,達到阻斷目標。

研究生中重度乾癬又卡「關」 健保生物製劑穩控迎新生

楊同學(化名)是名20多歲的研究所學生,因課業關係平常有熬夜習慣,加上壓力大竟導致乾癬發作,起初他只有局部頭皮產生皮屑,後來逐漸擴及手腳、關節處甚至全身,症狀嚴重到併發乾癬關節炎,手指腫脹疼痛,不僅影響操作實驗的流程,連日常騎車到校都變得困難,幸好後來經健保生物製劑治療,終於讓病況獲得長期穩定控制。

閱讀更多 »
壓力恐使「潰瘍性結腸炎」大爆發!  她腹瀉狂拉只能坐馬桶吃飯

壓力恐使「潰瘍性結腸炎」大爆發! 她腹瀉狂拉只能坐馬桶吃飯

年輕男女如果發現排便習慣異常,出現腹瀉、血便、發燒、體重減輕時就應趕快就醫,除了可能是大腸激躁症之外,也要當心是「潰瘍性結腸炎」的慢性發炎。一名女性20歲起開始嚴重腹瀉乃至一天多次血便,住院一個多月才確診是潰瘍性結腸炎。因一吃東西就會腹瀉,她只能坐在馬桶上用餐,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閱讀更多 »
異位性皮膚炎亂用偏方更糟糕!  吃藥、打針能根治嗎?

異位性皮膚炎亂用偏方更糟糕! 吃藥、打針能根治嗎?

異位性皮膚炎究竟為何發生,又應該如何控制?國泰醫院暨內湖國泰診所皮膚科羅陽醫師接受《潮健康》專訪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遺傳與環境因素交織而成的疾病。當個體因遺傳而有「絲聚蛋白」受損的現象,容易造成表皮角質層難以保持水份,皮膚屏障能力不佳。一旦遇上環境因素如濕度、過敏源等,就容易引發異位性皮膚炎,且相當高比例會面臨氣喘、過敏性鼻炎等共病。

閱讀更多 »
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  為何只開刀不會好?  恐併發心血管等4疾病?

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 為何只開刀不會好? 恐併發心血管等4疾病?

經常鼻塞、流鼻水且「嗅覺異常」,不只要注意是否為新冠病毒引起上呼吸道症狀,也要注意「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除了影響呼吸道健康,長期未妥善處置還可能增加中耳炎、睡眠呼吸中止症風險。王堂權醫師表示,,一般急性鼻竇炎有機會透過自身免疫機制的調節,達到穩定狀況後逐漸恢復。然而,一旦鼻竇炎持續三個月以上,自行好轉的機率降低,症狀有可能反覆發生,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就可能需要介入治療。

閱讀更多 »
每年損失近70億! 異位性皮膚炎影響患者「生產力」 醫籲重視病友就業問題

每年損失逾68億! 「異位性皮膚炎」影響國家生產力 醫師:6職業首當其衝

罹患「異位性皮膚炎」,不僅造成個人生活品質和健康下降,更可能影響整體國家生產力?近期針對異位性皮膚炎病友的調查顯示,有高達92.5%病友的日常生活受到疾病影響;88.5%病友工作能力低落;約有1/3病友表示近期須因病請假。此外,隨著異位病情逐漸加重,工作和生活能力低落的比例也愈高。台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朱家瑜醫師指出,異位性皮膚炎為一種慢性免疫疾病,影響層面不只皮膚問題。患者在生活中需時時配戴口罩防塵,提防著棉被、儲藏室中潛藏的過敏原,甚至連接近最愛的寵物都會搔癢難耐。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