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1年「十大癌症」出爐:新發患者暴增8千人「歷年最多」,肺癌穩居癌王寶座
111年新發癌症人數為13萬2,931人,肺癌蟬聯第一,十大癌症依序為肺癌、大腸癌、女性乳癌、肝癌、攝護腺癌、口腔癌、甲狀腺癌、胃癌、皮膚癌與子宮體癌。國健署強調「5項防癌檢查」能有效降低死亡率,包括口腔檢查、糞便潛血檢查、子宮頸抹片、乳房X光與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建議民眾定期篩檢並配合醫療指示以提高存活率。
111年新發癌症人數為13萬2,931人,肺癌蟬聯第一,十大癌症依序為肺癌、大腸癌、女性乳癌、肝癌、攝護腺癌、口腔癌、甲狀腺癌、胃癌、皮膚癌與子宮體癌。國健署強調「5項防癌檢查」能有效降低死亡率,包括口腔檢查、糞便潛血檢查、子宮頸抹片、乳房X光與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建議民眾定期篩檢並配合醫療指示以提高存活率。
知名藝人徐若瑄確診甲狀腺癌,揭示「頸部固定腫塊」可能為甲狀腺癌徵兆,提醒家族有病史者應提高警覺。醫師指出,甲狀腺癌常見於女性,症狀如頸部腫塊、聲音沙啞等。甲狀腺癌治療多採手術切除,並視情況進行放射碘或標靶治療,尤其是具有BRAF基因突變的患者。醫師建議定期健檢、均衡飲食,以有效控制病情。
最新「十大癌症」結果公布!依據衛福部110年(2021年)最新的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2萬1,762人,較109年減少217人,全癌症的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306.5人,較109年下降4.8人。110年全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為64歲,與109年相同。
頸部周圍摸到不正常的「固定」腫塊,要當心是甲狀腺癌徵兆?據109年癌登資料顯示,甲狀腺於十大癌症中位居第七名,是女性癌症發生率第四位,女性發生率高出男性三倍,國內名人如李明依、寶媽皆曾發現甲狀腺癌。
軍事飛行員一直都給人帥氣瀟灑的形象。不過,空軍軍官或地勤人員等從事航空相關產業者,癌症的風險可能比常人更高?此前由美國空軍開展的一項研究發現,與普通民眾相比,戰鬥機飛行員及其飛行機組成員,更有可能被診斷出患有癌症,而在今年被美國國防部(五角大廈)提出的報告所證實。
健康檢查時被發現有「甲狀腺結節」,要擔心是甲狀腺癌嗎?甲狀腺結節是最常見的甲狀腺問題之一。萬芳醫院新陳代謝科劉漢文醫師表示,觸診檢查甲狀腺結節的聲行率約為2-6%,超音波檢查約為19-35%,顯示甲狀腺結節在成年人口中比例不低,雖然絕大多數屬於良性,但有極少部份確診為惡性腫瘤,會根據結節特徵或是切片結果,評估後續處置與追蹤的必要性。
依據衛福部109年最新的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生癌症人數為12萬1,979人,較108年增加725人,全癌症的標準化發生率為每10萬人口311.3人,較108年下降4.6人。109年全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為64歲,與108年相同,各主要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除了大腸癌、肺癌及子宮頸癌延後1歲,皮膚癌早1歲,其餘與108年相同。
小君(化名)15歲時罹患甲狀腺癌,在兒科醫師的建議下進行全切除手術以及碘131治療,日後服用甲狀腺素,生活幾乎與常人無異。然而,隨著時間過去,30歲的小君因某次感冒極為不適,前往急診檢查才發現肺部X光已有許多白點,確診為甲狀腺癌復發,且轉移至肺部。
據國健署國人癌症登記報告,台灣每年確診甲狀腺癌的患者數約4500名,死亡人數很少,死亡率約0.5%,僅佔全部癌症死亡人數的0.39%。因此,甲狀腺癌又有「善良癌症」之稱。臺北癌症中心甲狀腺癌團隊召集人許重輝教授表示,臨床上85%的甲狀腺癌患者在接受醫師完整的治療後,有機會達到治癒。但仍有約15%的患者屬於容易局部復發,頸部淋巴轉移或遠處轉移,持續病症或復發風險可能發生在較高年紀、男性、發現較晚、初診時腫瘤較大,及基因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