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親友壓力大想不開?「1舉動」比給錢更有效! 還能避免憂鬱症惡化
近年來,全球憂鬱症患者的人口比例不斷增加,心理疾病已成為現代人不容忽視的一大健康問題。不過,只要適時自社會獲得支持,對憂鬱症患者的病情或許具有一定幫助?《美國精神病學期刊》(AJP)刊載研究表明,對於遺傳性憂鬱症患者而言,獲得社會支持可以大幅減輕病情所帶來的影響。
近年來,全球憂鬱症患者的人口比例不斷增加,心理疾病已成為現代人不容忽視的一大健康問題。不過,只要適時自社會獲得支持,對憂鬱症患者的病情或許具有一定幫助?《美國精神病學期刊》(AJP)刊載研究表明,對於遺傳性憂鬱症患者而言,獲得社會支持可以大幅減輕病情所帶來的影響。
與仰慕已久的曖昧對象相處融洽、互動良好,但每每提到是否該進入承諾關係時,對方卻顯露不耐、恐懼、甚至害怕等負面情緒。這是否為遇到「渣男」或「渣女」的跡象?或許曖昧對象患有「承諾恐懼症」(Gamophobia),因過往創傷而無法投入一段浪漫關係。
若近期發現另一半接觸過多的「色情內容」,或許要注意伴侶關係已經出現變化?近期發表於《The Journal of Sex Research》的研究指稱,色情內容的過度使用,與浪漫關係的穩定度呈現「負相關」;意即觀看過多的色情片、色情視訊,可能已經預示情侶或夫妻關係的惡化。
怎樣才算是具有「吸引力」?對於看重「顏值」的現代社會而言,外貌姣好往往被視為具有吸引力的必要條件之一。但是,刊載於《Sage Journals》的研究指出,具備「4種特質」的人,成功吸引異性的機率更高,且更有機會成為另一半眼中的「完美伴侶」,顏值高低未必佔有絕對優勢。
近期政商演藝名人紛紛陷入感情醜聞,引發大眾關注「恐怖情人」議題。覓汨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許乃文心理師表示,其實任何人都有成為恐怖情人的潛質,差異只在於程度與模式。除了異常的行為情緒值得提高警覺,心理師也提醒,如果沒有特別原因就過度展露貼心、關心的「暖男」或「暖女」,有時是需要特別注意的對象。許乃文心理師表示,伴侶如果給予不必要的照顧,背後可能是強大的「控制慾」在作祟。當對方的付出遠超過自己的需求,就愈難抽離出對方的掌控。伴侶甚至容易產生情緒勒索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