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年輕人內臟脂肪太多 血管壁恐提早受損

20幾歲就有肥肚腩? 研究:年輕人內臟脂肪太多 血管壁恐「提早GG」

年紀輕輕就有「肥肚腩」?當心未來發生動脈硬化、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比別人更高!腹部肥胖被認為與內臟脂肪堆積息息相關,也是中風及心臟病高危險群。近期一項針對兒童、青少年、年輕族群的研究發現,嚴重肥胖的年輕人更容易累積內臟脂肪,動脈硬化的分數也偏高,顯示腹部脂肪可能造成青少年甚至兒童的心血管併發症。與健康體重的年輕人相比,肥胖青年的內臟脂肪明顯較多,脈波傳播速率數值也更高。在體脂肪率屬於肥胖、且體重BMI值超過標準的受試者身上,可看到內臟脂肪與脈波傳播速率呈現正相關現象。

閱讀更多 »
糖尿病進入數位化時代應盡快打造一站式平台

糖尿病進入「數位化照護」時代 台灣卻只核准「3項軟體」? 歐洲在台商會籲:應盡快打造「一站式」平台

隨著社會型態與飲食內容轉變,慢性病照護成為國人最重要的健康議題。根據統計,全球至少有4.6億人罹患糖尿病,預估在2025年將突破7億人。台灣糖尿盛行率更高達約11.8%,超過227萬糖尿病患者,是健保支出第三高的疾病。為讓糖尿病患者得到更好的疾病管理,協助醫療機構導入「數位方案」,國際藥廠賽諾菲在今年12月宣佈與開發「智抗糖」App的慢性病管理平台 Health2Sync 簽署授權協定。Health2Sync 表示,未來將開發「動態劑量調整」的胰島素管理數位方案。提高患者對胰島素治療的了解、加強血糖控制。

閱讀更多 »
乾癬是什麼?  哪些部位出現徵兆要注意?  醫師:亂吃「補品」影響免疫力恐大爆發

乾癬是什麼? 哪些部位出現徵兆要注意? 醫師:亂吃「補品」影響免疫力恐大爆發

關節痛、指甲變形、皮膚出現紅色斑塊都跟乾癬有關?內湖國泰診所皮膚科羅陽醫師表示,乾癬是一種免疫失調疾病,會使皮膚細胞生長速度增加,造成快速脫屑,最大特徵是皮膚表面會有界線清楚的紅色斑塊,並帶有銀白色碎屑,好發部位包括頭皮、耳後、膝蓋、手肘、股溝,氣溫溼冷時症狀容易更明顯。羅陽醫師指出,乾癬患者的指甲會出現類似水滴型的凹陷,且帶有一點一點的斑點。病人也可能出現指甲易脆、易裂,容易與灰指甲混淆。統計發現,約有10%-30%乾癬病人會發生「乾癬性關節炎」。

閱讀更多 »
久坐肥胖吃太好恐導致糖尿病年輕族群暴增

久坐肥胖吃太好 糖尿病年輕族群暴增? 醫師:輕忽控制後恐「後悔莫及」

近年來,由於生活習慣改變,台灣糖尿病人口持續增加,估計已超過200萬人。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系主任陳清助醫師表示,導致現代人糖尿病風險增加有兩大原因,一是飲食精緻及含糖食物攝取過多;一是運動與活動量減少,久坐等生活型態造成肥胖,肥胖又與糖尿病息息相關。陳清助醫師指出,從每四年一次的國民健康營養調查發現,無論男、女性,國人的肥胖比例皆持續增加,而四十歲以下的糖尿病年輕患者,發生率更是呈現45度斜率的上升趨勢。

閱讀更多 »
糖尿病年輕化6種壞習慣關係大

糖尿病年輕化? 6種「壞習慣」關係大! 打胰島素上癮恐洗腎? 醫師揭糖尿病「治療迷思」

久坐不動不只易胖,連糖尿病也會提早上門?國泰綜合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陳維常醫師接受《潮健康》專訪指出,不良生活習慣是糖尿病人口逐年增加之主因,諸如少動多吃、攝取過量含糖飲料等,都會讓體重增加,造成肥胖和胰島素阻抗。另外,多基因遺傳也與糖尿病有關,若有家族糖尿病史,加上不健康的生活型態,糖尿病風險則會大大升高。

閱讀更多 »
不吃早餐斷食恐嚴重低血糖

不吃早餐斷食減肥? 醫師警告:糖尿病人恐「嚴重低血糖」

上班族平日少動多吃當心體重上升!不但可能造成肥胖,還會引起「胰島素阻抗」,導致糖尿病發生。國泰綜合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陳維常醫師表示,外送、聚餐、飲酒、含糖飲料等飲食習慣,易使熱量攝取過多,導致高血糖與脂肪堆積,也是年輕人口發生糖尿病的重要原因。陳維常醫師解釋,胰島素是身體重要的合成荷爾蒙,負責將從飲食中攝取的熱量轉化為肝醣、脂肪,並儲存在身體各處組織細胞。當熱量長期攝取過剩,過多的脂肪會堆積在肝臟,有可能形成「脂肪肝」,未來甚至會演變為肝臟硬化與肝衰竭。

閱讀更多 »
胰臟癌難篩檢-有吃胃藥沒緩解請就醫

「癌王」胰臟癌為何難篩檢? 血糖突升高是警訊? 醫師:胃痛吃藥沒緩解快就醫

前行政院秘書長李應元傳出因胰臟癌辭職並接受治療。胰臟癌無明顯症狀,發現時多已是晚期。義大醫院消化內視鏡科主任王文倫醫師接受《潮健康》專訪表示,國內約8成5到9成胰臟癌患者,確診時已經是3-4期。胰臟癌難以早期發現的原因是缺乏理想檢查工具。臨床最常使用的超音波檢查,易受胃部空氣阻隔,不易觀察胰臟構造的整體變化。

閱讀更多 »
醫師曝正確方法評估骨骼健康

骨鬆死亡率「等同癌症」? 咖啡喝太多會使骨質流失? 醫師曝正確方法評估骨骼健康

若常聽到家中長輩表示自己「身高變矮」、開始有駝背現象,可別以為是因為身體自然衰老所導致;事實上,這很有可能是「骨質疏鬆症」的前兆。骨質疏鬆看似問題不大,但若不及時介入治療,很有可能導致患者在一年內就失去寶貴生命。國泰綜合醫院骨科主治醫師劉哲瑋醫師表示,骨質疏鬆症常被稱作「隱形殺手」,除非合併壓迫性骨折、髖關節骨折等情況,否則患者將不會有任何症狀產生,只能透過「雙能量X光吸收儀」檢測出來。

閱讀更多 »
蜂窩性組織炎重恐截肢-注意異常紅熱腫痛

沒傷口也會「蜂窩性組織炎」? 醫師:嚴重恐截肢! 注意異常「紅熱腫痛」

「我又來住院了,醫生!」一名七十餘歲,患有糖尿病的伯伯,近兩年來第三度因為左腳紅、腫、熱、痛影響生活作息到急診求診。檢查後發現這位伯伯白血球及發炎指數超過正常值,加上左腳局部發炎徵兆,診斷為蜂窩性組織炎。伯伯合併有香港腳、糖尿病,雙腳時不時有細小的傷口,難怪發炎始終好不了。

閱讀更多 »
為何有人不到40歲就痛風

一堆人40歲不到就痛風? 除了高普林食物 手搖飲、蛋糕點心也是尿酸殺手?

「痛風」古稱「帝王病」,以往大多為飲食奢華引起。時至今日,現代人飲食普遍西化和精緻化,痛風從帝王病演變成一般人都會發生的文明病。亞東紀念醫院過敏免疫風濕科張婷惠醫師接受《潮健康》專訪表示,痛風好發在肥胖、體重過重者身上。台灣在2021年「榮登」東亞最胖第一名;肥胖逐漸成為國人健康隱憂,醫師提醒,平時飲食習慣差、有高血糖問題,並且少有運動習慣的民眾,是痛風好發的高風險群,需特別注意。

閱讀更多 »
糖尿病和膽固醇才是血管未爆彈-醫師點名8大地雷

血管堵塞不是老人專利? 糖尿病、膽固醇才是血管未爆彈? 醫師點名8大「地雷因子」

近年名人心血管事件驟逝意外頻傳,而危險因子控制不良,容易升高急性冠心症的發作風險。新北市立聯合醫院心臟內科黃崇誠醫師接受《潮健康》專訪指出,血管斑塊阻塞主要原因之一,與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有關。醫師提醒,血管斑塊阻塞會影響內皮細胞的功能,甚至造成血管內皮破裂,使血小板沾黏在內皮破裂處,升高血塊和血栓風險。

閱讀更多 »
缺牙不補會變大小臉!植牙放久一定會鬆脫?

缺牙不補會變「大小臉」! 植牙放久一定會鬆脫? 慢性病人能植牙嗎?

假牙及植牙是目前缺牙的主要治療方式,不過,一般民眾對於植牙的認識仍不及假牙普遍。玩美爵品牙醫診所曾懷廷醫師接受《潮健康》專訪表示,人工植牙大多以「鈦金屬」製成,材質上並無太大差異。鈦金屬具有生物相容性,在人體內不易有發炎或排斥問題。一般來說,透過植入人工牙根,花費約4至6個月的時間,可使骨組織與人工牙根結合,擁有不易脫落且能承受咬合力道的優點。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