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腳指甲「修弧形」是錯誤觀念? 醫:甲溝炎恐反覆發作 嚴重需「拔指甲」才會好
30歲的李小姐因工作因素必須穿著「包鞋」上班,因長時間站立導致雙腳大姆指外側長期受到壓迫,且逐漸產生腫痛的狀況。起初以為只是鞋子不合腳等小問題,豈料至門診由醫師診斷後,才發現腳趾嚴重「凍甲」,且已引發「甲溝炎」,需要用藥才能改善症狀。
30歲的李小姐因工作因素必須穿著「包鞋」上班,因長時間站立導致雙腳大姆指外側長期受到壓迫,且逐漸產生腫痛的狀況。起初以為只是鞋子不合腳等小問題,豈料至門診由醫師診斷後,才發現腳趾嚴重「凍甲」,且已引發「甲溝炎」,需要用藥才能改善症狀。
又稱作「皮蛇」的帶狀疱疹,雖然致命風險不高,但疱疹後神經痛後遺症可能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是醫師眼中「最可怕」的感染疾病之一。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秉穎醫師表示,成人一生中至少三分之一機率會得到帶狀疱疹,50歲後發生率更是陡然上升,隨著老年人口增加,帶狀疱疹需要更多預防重視。
空氣汙染也會影響「肌膚健康」?京硯聯合診所皮膚科副院長胡怡萱醫師表示,當空氣品質較差時外出,不僅容易造成眼部不適,皮膚亦可能因此紅腫、發癢,長久下來容易產生黑斑、肌膚暗沉、乾燥、長細紋等等。因此,胡怡萱醫師提醒,時常從事戶外活動、戶外工作者或機車通勤族,早晚與返家後皆應確實洗淨臉部。
廣受女性歡迎的「酸類」換膚產品,不同種類間也有所差異?哪一種最有效?台北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副教授級主治醫師黃毓惠醫師表示,水楊酸、果酸與杏仁酸等酸類,最大差別在於「濃度高低」。理論上濃度愈高效果較顯著,但不建議從濃度過高的產品開始使用,避免皮膚產生過敏、紅腫等不良反應。
關節痛、指甲變形、皮膚出現紅色斑塊都跟乾癬有關?內湖國泰診所皮膚科羅陽醫師表示,乾癬是一種免疫失調疾病,會使皮膚細胞生長速度增加,造成快速脫屑,最大特徵是皮膚表面會有界線清楚的紅色斑塊,並帶有銀白色碎屑,好發部位包括頭皮、耳後、膝蓋、手肘、股溝,氣溫溼冷時症狀容易更明顯。羅陽醫師指出,乾癬患者的指甲會出現類似水滴型的凹陷,且帶有一點一點的斑點。病人也可能出現指甲易脆、易裂,容易與灰指甲混淆。統計發現,約有10%-30%乾癬病人會發生「乾癬性關節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