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治療 微量殘存癌細胞納指引求生
兒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pALL)是兒童癌症中最常見的一種。中山醫學大學巫康熙教授指出,常見症狀包括發燒、貧血、容易出血、骨頭疼痛和器官腫大。治療分為引導期、鞏固期和維持期,總長達3年。透過微量殘存癌細胞監測,癌童治癒率達8至9成。翁德甫主任強調,健保給付免疫標靶藥物能提高治療效果,銜接異體幹細胞移植,有望治癒頑固性或復發患者。
兒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pALL)是兒童癌症中最常見的一種。中山醫學大學巫康熙教授指出,常見症狀包括發燒、貧血、容易出血、骨頭疼痛和器官腫大。治療分為引導期、鞏固期和維持期,總長達3年。透過微量殘存癌細胞監測,癌童治癒率達8至9成。翁德甫主任強調,健保給付免疫標靶藥物能提高治療效果,銜接異體幹細胞移植,有望治癒頑固性或復發患者。
近年隨著名人輕生憾事頻傳,引發國人關注憂鬱症議題。憂鬱症是最常見的情緒疾病,對於身心的影響卻不可忽視,當代文獻指出,憂鬱症的盛行率遠比一般人想像更多,成人的生命週期中面臨12個月重度憂鬱症的風險接近6%;個人終身發生憂鬱症的風險更高達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