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化

下巴打玻尿酸會把「骨頭吃掉」? 醫界曝真相:對骨質影響微乎其微,片面說法易生誤會

關於「玻尿酸注射下巴會吃骨頭」的說法,目前並無充足醫學證據證實玻尿酸會直接導致明顯骨質吸收。粹究美學診所楊仕安醫師指出,玻尿酸為可被人體代謝的天然成分,並非會與骨組織產生破壞性作用。部分研究觀察到影像上骨質輪廓變化,但可能與注射層次、力學壓力、自然老化或影像誤判有關,無法單一歸因於玻尿酸。楊醫師強調,導致骨質流失的主因包括老化、賀爾蒙變化、遺傳與營養攝取不良,玻尿酸並未被列為公認的危險因子。

閱讀更多 »

吃太燙、太晚吃都不行! 醫曝10大最「要命」飲食習慣,恐使身體默默癌變

吃太燙、太鹹、太快、太晚等不良飲食習慣正悄悄危害健康,重症醫學黃軒醫師指出,熱飲高於65℃恐灼傷食道、鹽分與亞硝酸鹽增癌風險、暴食與速食恐引發脂肪肝與胰臟炎,晚餐太晚腦中風風險升44%,不吃主食與早餐則與死亡率上升、糖尿病風險提升有關。研究顯示每年全球約1100萬人因錯誤飲食致死,建議掌握正確進食時間、溫度與份量,並避免過夜菜與含糖飲料,以延長壽命、預防癌症與慢性病。

閱讀更多 »

大腦越來越遲鈍? 可能是吃錯食物害的! 醫揭「植物性飲食」護腦5大關鍵

吃錯食物恐讓腦袋越來越遲鈍!周伯翰身心醫學診所鄭佳益醫師指出,植物性飲食富含抗氧化、多酚與葉酸、B群等營養素,有助抗發炎、保護腦血管與神經功能。建議多攝取深綠蔬菜、全穀、豆類與堅果,減少加工食物與動物性油脂。若長期實行植物性飲食,應留意補充B12、Omega-3與維生素D,搭配睡眠、運動與壓力管理,有助延緩腦部老化、預防認知衰退。

閱讀更多 »

買股票不如存細胞! 凍住「免疫細胞」助防癌抗老,存下未來健康本錢

癌症治療逐漸從化療、放療等傳統方式,邁向標靶與免疫療法。蔡俐萍藥師指出,免疫細胞治療為近年新興趨勢,副作用較少,且可搭配傳統療程提升療效。免疫細胞凍存服務幫助在年輕健康時先儲存高品質細胞,未來可用於癌症治療、抗老與免疫強化。隨著年齡增長,免疫力會逐漸下降,提前凍存細胞如同「健康儲蓄」,是個人化醫療的前瞻投資。此策略適用於高風險族群與一般民眾,有望成為21世紀健康管理新模式。

閱讀更多 »

白內障人工水晶體問世75周年 國際眼科盛事再展台灣醫學「強」實力

人工水晶體技術問世75周年,彰顯白內障治療的重大進展,中壢國際大學眼科林鴻源醫師作為台灣唯一受邀醫師參與倫敦紀念活動,展現國際對其專業貢獻的高度肯定。林醫師強調,白內障治療不僅恢復視力,更需滿足患者個人需求,透過精準檢測與溝通挑選合適人工水晶體,提升生活品質。人工水晶體技術的進步,推動了治療的智能化與個人化,為全球患者開啟清晰新視界。

閱讀更多 »

健身界的Uber Eat! 習慣健康國際推「派遣教練」,費用竟比上健身房便宜

習慣健康國際推出「派遣教練」服務,專業教練直送家中、企業或社區,提供便捷且高品質的健身課程。創辦人胡孝新表示,這項服務已覆蓋全台,擁有超過300位經過嚴格培訓的教練,針對不同族群量身打造課程,從高齡長者的肌力訓練到企業員工的運動規劃,全面提升健康與生活品質。公司更與醫師、營養師等專業人士合作,確保運動安全與效果,成為健身市場的一大亮點。

閱讀更多 »

蘋果肌慘變「嘴邊肉」! 營養師:不只老化,3件事也會加速膠原蛋白流失

隨著年齡增長,膠原蛋白的流失會導致皮膚鬆弛和皺紋,特別是蘋果肌變成嘴邊肉。營養師張語希指出,不僅老化,紫外線曝曬、不良生活習慣如吸煙、飲酒和自由基損傷,也會加速膠原蛋白流失。除了使用護膚品,均衡飲食和補充富含膠原蛋白和維生素C的食物非常重要,幫助恢復肌膚彈性。搭配防曬、充足睡眠、保持水分等護膚習慣,能有效保護皮膚,延緩老化跡象。

閱讀更多 »

牙周病不只讓人老更快? 醫揭4大進展:口臭是危險徵兆

牙周病是國人常見的健康問題,盛行率高達8成。誠陽牙醫診所林建成醫師提醒,牙周病不僅影響口腔健康,還會加速老化,嚴重時甚至導致牙齒鬆動、掉落。早期症狀如刷牙出血、口臭等應及時處理,並定期洗牙和保持良好的口腔清潔習慣,以降低牙周病的風險,維持健康的口腔狀況。

閱讀更多 »
過度使用手機可能加速水晶體混濁、硬化的速度,使得越來越多人患有早發性白內障。人體眼睛構造中有睫狀肌,能夠依據不同視距調節水晶體以達到對焦的功能。為了補足不同視距間的模糊視力,全焦段人工水晶體模擬睫狀肌的功能,在多焦點人工水晶體的基礎上做延伸焦段,帶給患者最近視距33~40公分及中、遠距離的良好視力

白內障「霧」了生活? 正確選擇人工水晶體 老花、散光一次解決

患者挑選人工水晶體時,可以在經濟狀況能負擔的情況下,依工作性質、休閒活動來思考自己的用眼需求。舉例來說,焦點型人工水晶體雖帶給患者特定視距清晰視力,但隨著白內障患者年輕化以及手機的普及,患者的視距需求越來越廣泛,即使多焦點人工水晶體提供近、中、遠距的清晰視力,但各焦點間的區段會有模糊的狀況。加上低光源環境會有眩光的問題,若是有夜間用眼需求者就建議與主治醫師討論其他較為適合的人工水晶體。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