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噴止汗劑造成「肺纖維化」? 汗臭、狐臭改用「這4招」更有效
長庚醫院助理教授楊尚儒醫師指出,止汗劑與肺纖維化無直接關聯,但其化學成分可能引發皮膚過敏及呼吸道問題。建議可選擇成分簡單的止汗劑,適度使用,並關注身體反應。對於嚴重狐臭問題,可考慮LSSA超音波微創手術,能精準破壞汗腺,效果顯著且恢復快,避免長期依賴止汗劑的風險。
長庚醫院助理教授楊尚儒醫師指出,止汗劑與肺纖維化無直接關聯,但其化學成分可能引發皮膚過敏及呼吸道問題。建議可選擇成分簡單的止汗劑,適度使用,並關注身體反應。對於嚴重狐臭問題,可考慮LSSA超音波微創手術,能精準破壞汗腺,效果顯著且恢復快,避免長期依賴止汗劑的風險。
位於台北市的馬來西亞素食餐廳「寶林茶室」,近日疑似爆發集體食物中毒,截至今(27日)下午2點已累計10起中毒案例,其中更有2人死亡、2人ICU急救中。因中毒者以食用河粉、粿條等澱粉食物為主,目前各界推測致毒的根本原因與米酵菌酸、仙人掌桿菌等細菌或毒素有關。
不少人臉部線條變得模糊,臉部肌肉也因老化而鬆弛,建議採取複合式療程改善,包括用針劑填充搭配埋線拉提,通常會先用埋線拉提改善嚴重鬆弛部位,而凹陷處可運用玻尿酸、洢蓮絲、舒顏萃,依據鬆弛程度的差異適當填補。如果希望Hold住臉部線條,埋線拉提是不錯的選擇,運用特殊又可吸收的線材,埋入臉部皮下組織,將臉部SMAS筋膜層勾住,配合其獨家研發的「蝴蝶結拉提法」,讓線材更穩定地在耳前固定,不只提升臉部的緊緻度,也能幫助膠原蛋白增生。
「狐臭」是許多人在夏季時常面臨的困擾之一。事實上目前全球已有各種治療選擇可改善狐臭,遠離腋下的「異味」問題。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翁子玉醫師受訪表示,若經由醫師評估保守性治療使用制汗劑無效,確實可透過醫美療程改善患者狐臭問題。
每到盛夏就擔心自己腋下「異味」難聞,影響伴侶觀感甚至是人際關係?根據統計顯示台灣每10人約有4人受「腋下多汗」所擾。多汗除了散發汗臭味外,再加上頂漿腺(大汗腺)分泌出豐富蛋白質提供給皮膚表層的細菌,只要體溫一升高,細菌就會開始作用進而分解排泄出強烈異味的合成物質,即是造成「狐臭」的主因。
肉毒桿菌是源於細菌毒素的藥物,常見用於緩解皺紋、治療狐臭;亦可減緩抽筋症狀、脫水及偏頭痛,用途十分廣泛,也是醫美微整型最常見的治療選項之一。刊載於《Scientific Reports》的新研究指出,在身體當中的「4個部位」施打肉毒桿菌,可能與減緩憂慮情緒有關。
台灣氣候潮濕悶熱,一不小心腋下就濕成一片,還會傳來陣陣汗臭味,不免令人感到尷尬。許多人為了改善這樣的困擾,會尋求專業醫療協助,透過雷射除毛的方式保持衛生清爽。然而近來網路上出現部分患者在做完雷射除毛之後反而汗水變多、甚至產生異味的疑慮,引起眾多網友議論紛紛。究竟除毛雷射有沒有可能造成這樣的影響、背後原因又是什麼? 粹究美學診所吳婉華醫師就臨床案例和學術理論的層面,給予專業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