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健康/外電編譯
肉毒桿菌用途廣泛 可減少憂鬱及焦慮
肉毒桿菌是源於細菌毒素的藥物,常見用於緩解皺紋、治療狐臭;亦可減緩抽筋症狀、脫水及偏頭痛,用途十分廣泛,也是醫美微整型最常見的治療選項之一。刊載於《Scientific Reports》的新研究指出,在身體當中的「4個部位」施打肉毒桿菌,可能與減緩憂慮情緒有關。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與德國醫學機構合作,透過美國食品與藥物監督管理局(FDA)提供的不良反應報告系統(FAERS),擷取近40000人施打肉毒桿菌後的身體數據,分析受試者施打前後的憂鬱狀態。
研究回顧中指出,目前治療憂鬱與焦慮症的藥物包含血清素、多巴胺與去甲基腎上腺素等。大多具有一定副作用,導致藥物依從性較差,約有30%患者對藥物無反應。透過數據庫發現,氯胺酮、米諾環素、非甾體抗炎藥和肉毒桿菌藥物「BoNT」對抑制憂鬱症產生效果;其中BoNT已被多項臨床試驗證實對治療憂鬱症可能有效。
研究團隊針對注射過BoNT藥物的受試者進行研究。與未注射藥物的常人相比,注射BoNT藥物者的憂鬱與焦慮風險降低22-72%。其中以注射4個身體部位的改變情況最為明顯,分別為用於醫美的面部肌肉、治療偏頭痛的頭部肌肉、治療抽筋症狀的四肢部位(如手臂、腿部)和頸部肌肉。
研究作者Ruben Abagyan表示,對於其他注射部位,目前並無足夠數據以確定具有統計學意義的信賴區間。此外,雖然團隊排除了同時服用抗憂鬱藥物的族群,醫師所開立的處方藥或市售藥物,藥效仍可能受到低估。
改變肌肉可影響情緒? 肉毒桿菌不只抗老減皺?
Abagyan與其團隊在2020年7月發表過類似研究,指出接受肉毒桿菌藥物治療的患者,罹患憂鬱症的頻率低於接受不同治療方法的患者。2項研究都發現,注射部位落在上述4部位中的其中一個部位,憂鬱症狀都有明顯減少的趨勢。
Abagyan認為,肉毒桿菌毒素可能透過血流傳送至大腦的中樞神經系統,此區域涉及情緒表現,進而影響患者的心理狀態。或者,受肉毒桿菌毒素影響的面部肌肉組織,如眼瞼、魚尾紋與眉間皺紋,這些肌肉組織涉及「積極情緒表達」,可能也間接改變了患者的情緒狀態。
Abagyan樂觀表示,廣泛應用於慢性病、醫美以及舒緩肌肉組織的肉毒桿菌藥物,將來或許能進一步作為改善憂鬱、焦慮之用,又可避免其他抗憂鬱藥物的副作用等問題。不過仍需更多研究確定BoNT減緩憂鬱情緒的機制,並透過臨床試驗以確定最佳的施打部位與劑量調配。
資料來源: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