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每年人數比新生兒多! 糖腎共病風險高 醫:注意2大腎病變訊號
台灣洗腎盛行率居全球首位,糖尿病人數預估更將突破250萬人,血糖控制與腎臟健康息息相關,但根據調查顯示,近一半的糖尿病人不知道自己身處潛在的腎病變風險。健保署攜手國內三大醫學會共同呼籲糖尿病族群加入「糖腎共照」機制平台,得到更良好的照護品質免於腎病危機。
台灣洗腎盛行率居全球首位,糖尿病人數預估更將突破250萬人,血糖控制與腎臟健康息息相關,但根據調查顯示,近一半的糖尿病人不知道自己身處潛在的腎病變風險。健保署攜手國內三大醫學會共同呼籲糖尿病族群加入「糖腎共照」機制平台,得到更良好的照護品質免於腎病危機。
常用止痛退燒藥「普拿疼」傳出缺貨,不少民眾到藥局買藥卻撲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證實有大量收購普拿疼的情況。新光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柳朋馳受訪指出,普拿疼主要成份為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大部份經由肝臟代謝,成人一天攝取超過4公克以上,就有一定程度的肝毒性風險。
慢性腎臟病與高血壓控制息息相關,甚至可能加快洗腎進展。臺北榮民總醫院教學部實證醫學中心主任鄭浩民醫師表示,高血壓會影響腎絲球過濾率的下降速度,一般正常人每年下降速度約1cc,血壓大於140 mm/Hg時每年會下降5cc,血壓超過180 mm/Hg時,每年下降速度更高達10cc。
媽媽們要格外擔心「鈣質」不足嗎?根據衛福部國健署《孕產期營養手冊》指出,各期孕婦都有鈣攝取不足的情況,孕婦平均每日攝取量只有522mg,缺乏鈣質可能會影響孕婦血壓,甚至導致子宮收縮而引起早產,提醒媽媽們應多注意營養補充。
發生心血管疾病機會有多高,線索就在「尿液」中?哈佛大學 TH Chan公衛學院研究團隊指出,雖然鈉/鉀平衡會影響血壓,但先前的觀察性研究無法明顯推估降低飲食中的鈉含量,是否能減少心血管疾病風險。哈佛研究團隊指出,尿液排泄的鈉愈高,罹患心血管的疾病的確有明顯上升。該項研究也發佈於國際權威期刊《新英格蘭醫學雜誌》。
想要維持骨骼健康,人體需要各種營養素共同參與。均衡且健康的飲食型態不可或缺。哈佛大學醫學院建議,健康飲食應以多吃蔬菜、水果、豆類、堅果、瘦肉為主。不過,隨著年紀增長,身體對於營養素的吸收能力開始下降,須留心維持骨骼所需的營養素是否攝取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