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瘋傳「按摩、食療」改善夜尿? 專家打臉:根本沒用! 錯誤資訊恐獲百萬流量
夜尿症影響睡眠和健康,台灣泌尿科醫學會查岱龍理事長與蒙恩理事長提醒勿輕信網傳按摩或食療能解決夜尿問題,夜尿多由腦下垂體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導致,與膀胱或腎臟問題無關。若每晚夜尿超過2次,應依「夜尿23醫」口訣盡速就醫,避免延誤治療。夜尿不僅增加跌倒與車禍風險,還可能導致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等多項健康問題,透過專業診治及調整生活習慣可顯著改善症狀,保障身心健康。
夜尿症影響睡眠和健康,台灣泌尿科醫學會查岱龍理事長與蒙恩理事長提醒勿輕信網傳按摩或食療能解決夜尿問題,夜尿多由腦下垂體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導致,與膀胱或腎臟問題無關。若每晚夜尿超過2次,應依「夜尿23醫」口訣盡速就醫,避免延誤治療。夜尿不僅增加跌倒與車禍風險,還可能導致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及癌症等多項健康問題,透過專業診治及調整生活習慣可顯著改善症狀,保障身心健康。
台灣夏季高溫普遍達攝氏30度以上,若睡前室內環境溫度過高,不僅容易影響睡眠品質,特定族群的「中風」風險亦可能隨之提升!歐洲心臟學會出版品《歐洲心臟期刊》(EHJ)刊載文獻指稱,夜間高溫與中風風險增加有關,其中又以長者、女性所受影響最為顯著。
近日適逢春夏交替,早晚氣溫的巨幅變化可能是引起「高血壓」的危險因子。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陳玠宇醫師表示,近期收治一名80歲女性患者,因氣溫變化劇烈而出現頭暈、胸悶、肩頸僵硬痠痛、容易疲倦等症狀。平時身體硬朗的她誤以為是小感冒,豈料就診服藥後症狀未見改善。
糕點、餅乾、冰淇淋、調理包、冷凍食品等「超加工食品」(Ultra-processed foods),由於含有較高的鹽份、脂肪、糖份及人工添加劑,過去已有各項研究指出攝取過量會增加肥胖、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風險。近期一項利用英國生物資料庫的將近20萬筆數據的觀察性研究更發現,攝取超加工食品會增加罹患34種特定癌症的風險。
據報導稱,每天飲用一杯「柳橙汁」,與罹患失智症機率顯著降低有關。光田綜合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尤世杰醫師接受專訪指出,該研究由哈佛大學於2018年發表於《Neurology》期刊,針對50歲以上族群進行為期20年的問卷調查,發現每天喝柳橙汁或常攝取蔬果者,失智風險明顯降低25-47%。
台北市副市長蔡炳坤於11日餐敘時突身體不適且當場倒地,倒地前自覺無法舉起左手、連談話都有困難,送醫後確定為腦中風。腦血管疾病均為國人10大死因的第2-4位,平均每年奪走1萬多條寶貴的性命,患者即使存活也可能遺留不同程度的神經功能障礙,不僅造成病患與照顧者沈重的負擔,也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多吃魚肉真的有助大腦健康嗎?法國波爾多大學的研究團隊收集了1,623名年齡大於65歲以上的參與者,且無心血管疾病住院病史、中風病史、認知功能障礙病史,透過MRI磁振造影掃描與飲食問卷評估,結果顯示每周吃魚2-3次以上的族群,心腦血管疾病發生風險最多降低了37%,研究結果發佈於期刊《N eurology》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