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天總是手腳冰冷? 營養師推「9大爆汗系食物」:吃完秒變「行走暖爐」
寒流來襲,冬天容易手腳冰冷,其實可以靠飲食緩解?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貼文表示,事實上生活中有不少食物可以幫助產熱,其中9種食物不僅容易取得,更能促進血液循環、提高身體代謝力,「自帶暖爐」的效果。
寒流來襲,冬天容易手腳冰冷,其實可以靠飲食緩解?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貼文表示,事實上生活中有不少食物可以幫助產熱,其中9種食物不僅容易取得,更能促進血液循環、提高身體代謝力,「自帶暖爐」的效果。
冬季竟是「胃部疾病」的好發時節?基隆長庚醫院肝病防治中心主任錢政弘醫師於社群貼文表示,早於40年前歐洲醫學論文就指出,消化性潰瘍特別容易發生在冬季、而夏天最少發生,患病率相差最多4倍左右。而2021年韓國的大規模回溯分析報告,也揭露了相似的結果。
近日北台灣明顯濕冷,且根據氣象報導指出,此週週末(17、18日)將出現入冬後的首波寒流,北台灣低溫可能將下探10度以下。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貼文表明,氣溫驟降前民眾應做好保暖準備,寒流起碼要做到「10件事」,並避免錯誤的保暖行為,造成身體急性傷害。
一到冬天手腳就容易冰冷、臉色蒼白,或許並不單單只是因為天氣的影響,也與血液循環較差有關?美國醫療機構《Cleveland Clinic》刊載指南表明,血液循環不佳容易出現於40歲以上、體重過重、患有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者等族群。另外,血液循環不佳也與身體調節體溫的功能較差有關。
不少明星藝人外貌姣好、身材勻稱,力求在螢光幕目前展露最好的樣子,如知名藝人林志玲就以其「凍齡」的外貌著稱。高敏敏營養師表示,林志玲之所以能保持年輕美麗,在生活作息與飲食上實是下足了不少功夫。而要學會志玲姐姐的修養之道,重點在自律的生活型態與正確的飲食習慣。高敏敏營養師表示,若想維持肌膚年輕、避免提早老化,愛美的民眾可將以下9大習慣加入日常生活中:每天喝定量水分、少吃加工品、開加濕器幫助保濕、保持運動習慣、睡前抬腿運動、每天做有氧拉筋、每餐吃蔬果、戒除甜食、以低脂點心取代甜點。
年輕族群或中壯年上班族,難免會遇到長時間久坐的問題。倘若辦公時坐姿不佳,恐怕將使特定關節部位蒙受傷害。國泰綜合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魏國展醫師接受專訪說明,診間不乏有年輕人因長期姿勢不良,產生肌肉代償甚至肌肉痠痛,常見如背部或後頸部的肌肉酸痛。
不少民眾曾經在睡覺時腿部突然「抽筋」,劇烈疼痛往往使人從夢中醒來。若發生頻率過高,影響到睡眠品質就要特別留意!聯安診所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洪育忠醫師分析,抽筋通常與「4大因素」有關,其中「電解質不平衡」是最常見狀況,建議抽筋的當下可慢慢伸展抽筋的肌肉,抒緩抽筋帶來的不適。
按摩時力道過猛,當心會傷及頸椎影響中樞神經?一名51歲美髮師因長時間舉手、彎脖,經常長時間維持特定姿勢,導致肩頸痠痛,平均每個月都會按摩2、3次甚至「轉脖子」。一個多月前按摩後,不只肩頸痠痛未改善,且疼痛延伸到左上臂、前臂,一度在工作時「掉剪刀」出現無力症狀,才發現是頸椎第五、六節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
血液循環不佳者要注意!根據過往研究指出,新冠病毒入侵人體後,將造成身體各處的「內皮細胞」失能,導致微血管劇烈收縮、甚至阻塞,無論肺部、心臟、腎臟等器官的內皮組織,都可能因病毒感染導致損害。根據相關研究,以下6種措施能夠顯著改善人體的血液循環,有助於將氧氣與營養送至細胞中並帶走多餘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