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障礙

移植「自體糞便」不只減重還抗老?  研究:18-35歲儲存最佳

移植「自體糞便」不只減重還抗老? 研究:18-35歲儲存最佳

腸道菌叢與人體免疫系統有著緊密關連,隨著百年來抗生素及各種藥物的使用,腸道菌的重要性逐漸成為科穴關注焦點,「腸道微生物」移殖也陸續被應用於治療難辨梭菌、腸躁症、發炎性腸道疾病等方面。哈佛醫學隊研究團隊近期研究提出 ,在年輕時收集自己的糞便樣本,有可能在將來用於自體糞便移植(FMT),甚至治療各種疾病。

閱讀更多 »
太早停經恐釀失智風險? 研究:女性45歲前更年期  癡呆症機率增1.3倍

太早停經恐釀失智風險? 研究:女性45歲前更年期 癡呆症機率增1.3倍

女性45歲後將進入更年期階段,在雌性荷爾蒙顯著缺乏的情況下,身體可能出現劇烈變化,連帶影響生理、心理狀態,連「大腦健康」也可能受影響?美國心臟協會(AHA)近日發表的研究即指出,更年期過早來臨恐怕對女性的腦部不利,將使日後罹患癡呆症的風險提升,若合併吸菸、酗酒或不運動等不良習慣,患病機率可能更高。

閱讀更多 »
染疫後遺症「慢性疲勞」最常見  國際研究指出高麗蔘補充助改善

染疫後遺症「慢性疲勞」最常見 國際研究指出高麗蔘補充助改善

雖然感染新冠病毒多為輕症與無症狀,但是確診康復後「長新冠」(Long-COVID)的後遺症問題,可能持續長達半年甚至一年以上。若是確診期間有使用「清冠一號」等中藥方,由於藥屬性偏涼,容易讓腸胃虛弱族群出現輕微腹瀉,此時補充適量的高麗蔘可進行平衡溫補,緩解用藥之不適。至於痊癒後有相關身體症狀,高麗蔘亦能補充五臟陽氣、止吐解渴、促進血液循環,可作為染疫後調理之用。

閱讀更多 »
快去打疫苗! 研究:新冠重症者患「認知障礙」  相當於大腦「衰老20年」

快去打疫苗! 研究:新冠重症者患「認知障礙」 相當於大腦「衰老20年」

國內Omicron疫情雖以輕症者為多,但感染後引發的相關腦部後遺症,仍可能對確診者造成嚴重的後果。先前《Nature》刊載研究已明確指出,即使罹患輕症也可能使染亦者的腦部出現「缺氧」現象,造成中樞神經的損害以及能量衰退。如今,刊載《eClinical Medicine》的研究則表明,新冠重症或住院者與嚴重的認知功能下降顯著相關,相當於智商指數下降10分、大腦功能衰退20年。

閱讀更多 »
成年人太早憂鬱失智症機率增百分之73

覺得「人生好難」? 先別看劇去看病! 研究:成年人太早憂鬱症 失智症機率增73%

憂鬱症並非只與心理健康有關,太年輕就發生「憂鬱症」,未來更可能罹患「失智症」?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在《阿茲海默症期刊》發表最新研究指出,透過新的統計方法發現,成年階段較早罹患憂鬱症,會增加老年時在10年內發生認知功能障礙的機率,使他們更有可能面臨失智症風險。加州大學研究團隊表示,憂鬱是老年失智症的前驅症狀,因此憂鬱症本身是否為影響失智症風險的獨立因素,值得更全面的研究。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