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生

BMI過低與自殺行為有關? 韓國4百萬人研究:體重越輕者越可能輕生

韓國研究顯示,體重過輕者自殺風險比正常體重者高出43.6%,反而體重過重或肥胖者風險降低約21–29%。專家認為,體重過輕與身體形象、飲食障礙、睡眠困擾等心理因素有關,亦可能涉及神經與肌肉生理機制。肥胖者自殺風險降低,可能與血清素濃度變化、瘦素阻抗及自殺手段有關。研究雖具參考價值,但主要針對韓國群體,仍需跨地區佐證。自殺成因複雜,若身邊親友出現異常行為應盡早關懷並尋求專業協助。

閱讀更多 »

作家瓊瑤驚傳離世! 心理師籲:親友出現「6大異常行為」,需注意是輕生警訊

知名作家瓊瑤於12月4日辭世,消息震驚社會並引發對於心理健康的關注。心理師林萃芬指出,若親友出現生活習慣紊亂、濫用酒精藥物、社交退縮、過度失望等異常行為,甚至表現出對未來的無望感或分送珍愛物品等行為,可能隱藏輕生風險。特別是當他們反覆說出「活著好累」、「做人真難」等語句時,應高度警惕,並在日常生活中提供關懷與陪伴。

閱讀更多 »
兒少輕生率增加因「高樓太多」?  醫:「物理限制」難以抹消自殺可能

兒少輕生率增加因「高樓太多」? 醫:「物理限制」難以抹消自殺可能

前日衛福部心健司司長諶立中,於聯合國兒權公約審查會議指稱國內少年自殺率提高的可能原因,竟與近10年「高樓增加」有關,此話一出引起輿論譁然。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整合醫學照護科主治醫師姜冠宇醫師於社群指出,與其在意樓高、圍欄架設等「物理限制」,篩查青少年的「自殺衝動」,可能才是兒少心理議題中至關重要的部分。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