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歲膠原蛋白就會流失! 營養師揭保養方針:「5大飲食」促進膠原蛋白合成
當個人過了25歲之後,膠原蛋白就會開始逐漸流失。市面上確實有不少的膠原蛋白產品可供選擇,但若想從天然來源中補充,可以多攝取攝取哪些食物呢?事實上膠原蛋白主要可由動物來源取得;若是素食者亦可透過純素來源的膠質促進膠原蛋白合成。
當個人過了25歲之後,膠原蛋白就會開始逐漸流失。市面上確實有不少的膠原蛋白產品可供選擇,但若想從天然來源中補充,可以多攝取攝取哪些食物呢?事實上膠原蛋白主要可由動物來源取得;若是素食者亦可透過純素來源的膠質促進膠原蛋白合成。
明明每天睡滿8小時卻仍覺得異常疲勞、壓力一來臉上就「爆痘」、擦任何保養品卻不見好轉,亦或身體常自覺不適,尋求醫療協助卻找無病因。上述種種容易出現在現代人身上的「小毛病」,事實上可能是「慢性發炎」的警訊,個人已處於「亞健康」狀態卻不自知。
近年來,素食漸漸成為現代人重視健康的飲食選擇,相較於傳統認知的宗教素,更像是一種純粹的飲食選擇!不論是隨著重視環保議題、愛護動物,或純粹希望攝取更多蔬食,都讓茹素意識更加抬頭,越受重視。為了幫助民眾聰明選擇素食,衛福部食藥署特別請到侯沂錚營養師來為民眾做詳細說明。
了解食物吃進肚子後的消化時間,更能幫助減肥事半功倍?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貼文表示,食物經由胃部消化的完整過程稱為「胃排空」,胃排空的時間越長,飽足感也會持續越久。不少醫師或營養師皆提倡利用「胃排空」幫助減重,即是透過延長飽足感抑制食慾,避免減重者吃下多餘的熱量。
近日氣溫驟降、氣候相對不穩定,加上已屆年末,難免讓人有心情鬱悶的感覺。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貼文指出,不少民眾可能覺得吃洋芋片、手搖飲、甜食、炸物、喝酒、大吃大喝等行為,能比吃健康食物更讓人開心。不過,攝取這些食物僅能得到短暫的歡愉感,長期食用垃圾食物,則可能要付出成癮、肥胖、不健康等代價。
吃肉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原因不只是因為「膽固醇」?克利夫蘭醫學中心(Cleveland Clinic)與塔夫茲大學(Tufts University)共同發佈的研究指出 ,以往膽固醇被認為是引發心血管風險包括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ASCVD)的主要原因,但無法給出發生心血管疾病的全面性解釋,該研究指出腸道在消化肉類食物中所產生的代謝產物可能與心血管疾病有重要關聯。
2021年國人十大死因「癌症」連40年奪冠,罹癌的年齡逐年下降,平常需透過飲食保養身體,用飲食照顧好自己是最直接的方式。程涵宇營養師表示,可以多攝取具防癌效果的食物,可輕鬆找回健康自癒力,避免癌症找上門。程涵宇營養師進一步列舉12種「防癌食物清單」如下。
「吃得正確」比運動鍛鍊還重要?好習慣健身教室主理人胡孝新教練表示,常聽到健身教練或健身者提倡「七分吃、三分練」的概念,其實飲食在瘦身或肌肉鍛鍊方面,確實佔了相當關鍵的地位。若吃對食物並攝取適當比例,能幫助健身者的鍛鍊過程事半功倍,對減重者而言更有不易復胖的好處。
兒童施打疫苗究竟安不安全?是否有副作用過於劇烈的隱憂?種種問題困擾著嚴峻疫情下的家長們。事實上,除了減少外出、避免公共場所與社交、做好勤洗手與保持社交距離等措施外,家長更要注意疫情下孩子的飲食與生活習慣,或許對於降低孩子施打疫苗後的不適感、增強免疫能力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