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

她長期鼻塞好不了  檢查發現「癌細胞」長滿鼻腔!  醫:鼻咽癌「4徵兆」別輕忽

她長期鼻塞好不了 檢查發現「癌細胞」長滿鼻腔! 醫:鼻咽癌「4徵兆」別輕忽

長期鼻塞以為是過敏,沒想到竟是罹癌前兆?光田綜合醫院放射腫瘤科呂彥德醫師表示,診間曾有一女性患者,因鼻塞數週而前往耳鼻喉科就醫,初診為「鼻瘜肉」後前往醫院做手術切除,卻在術後病理報告發現,原以為良性的鼻瘜肉組織竟為「癌細胞」。呂彥德醫師表示,鼻咽癌的可能致癌原因目前尚待釐清,一般認為與種族遺傳因素、環境因素和「EB病毒」感染有關。其中在種族遺傳因素方面,華人的鼻咽癌被公認發生率最高,縱然是移居國外的華人,仍比當地白人罹患率多7倍。

閱讀更多 »
她不菸不酒、作息正常仍罹癌! 「頭頸癌」3年復發率逾五成  「免疫療法」將成曙光?

她不菸不酒、作息正常仍罹癌! 「頭頸癌」3年復發率逾五成 「光免疫療法」將成曙光?

頭頸癌泛指原發於頭頸部的癌症,如口腔癌、鼻咽癌、下咽癌、喉癌等,因多數患者確診時為晚期,並且伴隨著高機率的復發與轉移,名列台灣男性癌症死因第四。據研究,局部復發或轉移是造成頭頸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患者約有20%復發率,而晚期患者復發率甚至高達50%。

閱讀更多 »
患者恐顏面受損、進食困難! 頭頸癌十年「無新藥可用」 醫曝「這療法」有望打破困境

患者恐顏面受損、進食困難! 頭頸癌十年無新藥可用 醫曝「這療法」有望打破困境

台灣頭頸癌發生率遠高於許多國家,更是我國中壯年男性的健康殺手。據2019年癌症登記報告統計,頭頸癌發生率為男性癌症發生率第三名;死亡率為男性第四名,且近5年來,新發生人數不斷上升,每年有近萬人確診。朱本元理事長指出,相較於其他癌症,在免疫療法出現前,頭頸癌已有十年未有新藥、治療受限;直到去年美國癌症治療指引,將免疫療法列入晚期頭頸癌優先建議治療,然因我國健保尚未接軌國際,使許多患者可能負擔不起高額的醫療費用。

閱讀更多 »
耳鳴是新冠後遺症?  他中耳積水竟是「鼻咽癌」!  3大危險耳鳴要當心

耳鳴是新冠後遺症? 他中耳積水竟是「鼻咽癌」! 3大危險耳鳴要當心

突然耳鳴不止,可能是感染新冠病毒後遺症?光田綜合醫院耳鼻喉頭頸部部長賴仁淙醫師受訪表示,耳鳴大致可區分為「急性耳鳴」與「慢性耳鳴」,當身體有外物如病菌入侵引起發炎反應時,的確可能衝擊內耳進而產生耳鳴症狀。感染新冠病毒可能影響呼吸道、耳咽管,造成鼻竇炎及耳鳴症狀。在本土疫情爆發之前,有不少病人是接種疫苗後發生耳鳴而求診,與疫苗引起的免疫反應有關,比例高出新冠確診者近9成。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