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過敏高峰期來臨! 一發作恐使工作效率「大崩盤」,醫呼籲:做3件事助安全下莊
台灣進入過敏高峰期,過敏症狀如鼻塞、打噴嚏、嗜睡等恐導致注意力下降、疲勞增加、效率變差、請假頻繁。美兆健檢診所耳鼻喉科成和平醫師建議從三方面改善:環境上保持清潔、使用空氣清淨機;飲食避免乳製品與高糖,多補充維生素C與抗發炎食物;藥物方面選擇不嗜睡的第二代抗組織胺,避免過量使用鼻收縮噴劑,幫助上班族穩定健康與工作表現。
台灣進入過敏高峰期,過敏症狀如鼻塞、打噴嚏、嗜睡等恐導致注意力下降、疲勞增加、效率變差、請假頻繁。美兆健檢診所耳鼻喉科成和平醫師建議從三方面改善:環境上保持清潔、使用空氣清淨機;飲食避免乳製品與高糖,多補充維生素C與抗發炎食物;藥物方面選擇不嗜睡的第二代抗組織胺,避免過量使用鼻收縮噴劑,幫助上班族穩定健康與工作表現。
時序進入冬春交替之際,早晚溫差較大;若開始打噴嚏、流鼻水,到底該如何分辨是「感冒」還是「過敏」?衛福部食藥署說明,若打噴嚏、流鼻水症狀超過2週甚至1個月以上,鼻涕也相對清澈,且沒有伴隨著發燒、喉嚨痛、全身無力等症狀,該情況可能是鼻黏膜接觸過敏原,導致「過敏性鼻炎」發生。
是否你也常聽到長輩對晚輩說:「你們這個世代真幸福,要什麼有什麼?」在這個概念下,大家的快樂指數應該都破表才是,但事實上是這樣子的嗎? 其實並不然,真實的結果反而是壓力變大了,從原生家庭問題、升學職場競爭、社群媒體言論、甚至於人際互動及性向困擾。都悄悄交織著並影響了你我的生活,「看似幸福、卻又受苦」恐怕才是形容現代人最貼切的一句話了。
因應後疫情新興傳染病的可能變化,台灣感染症醫學會舉辦「2022 年新型冠狀病毒流行暨預防研討會」,引言人王復德理事長表示,台灣自2002年SARS疫情中獲得寶貴經驗及每年預防演練,在新冠疫情期間發揮顯著成果。隨著防疫政策從嚴格清零走向與病毒共存的全球趨勢,指揮中心也宣布放寬配戴口罩等防疫規範,似乎在可預期的未來,人們有望恢復正常生活。
為什麼罹患過敏性鼻炎的患者,在換季時流鼻水、打噴嚏等症狀更加明顯?衛福部雙和醫院耳鼻喉科主任巫承融醫師接受專訪說明,導致換季過敏的2大原因為「溫度」與「濕度」,尤其台灣北部入秋後濕度逐漸上升、溫度又出現驟降,皆會導致過敏性鼻炎的症狀更為劇烈。「根據統計,台灣5-6歲小朋友的過敏性鼻炎人口在世界上『名列前茅』,直至13-14歲才有改善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