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魚跟魚油不一樣? Omega3脂肪酸有哪些作用? 藥師揭3大魚油迷思
現代人飲食不均衡,只吃魚就能吃到足夠的魚油?丁丁藥局謝瑋綾藥師受訪表示,魚油是從富含油脂的魚類提取而來,大約30%的魚油為Omega-3脂肪酸組成,剩下則是其他脂肪。Omega-3是一種人體必須的不飽和脂肪酸,無法自行合成,只能透過飲食取得,而現代人外食居多,要攝取到維持身體需要的劑量有一定的難度。
現代人飲食不均衡,只吃魚就能吃到足夠的魚油?丁丁藥局謝瑋綾藥師受訪表示,魚油是從富含油脂的魚類提取而來,大約30%的魚油為Omega-3脂肪酸組成,剩下則是其他脂肪。Omega-3是一種人體必須的不飽和脂肪酸,無法自行合成,只能透過飲食取得,而現代人外食居多,要攝取到維持身體需要的劑量有一定的難度。
與其透過魚油等保健食品補充營養,不如多吃「深海魚類」補充DHA與EPA?高敏敏營養師透過社群貼文指出,長輩常說「吃魚會變聰明」,主要原因為魚肉中含有豐富的Omega -3不飽和脂肪酸;其中DHA有助於孩童腦部及視力發育、延緩成年人腦部和視力退化,EPA則有抗發炎、預防血栓形成、保護心血管、降低慢性病風險等效果。
魚油的主要營養價值來自於深海魚類富含的Omega3脂肪酸,其中以EPA(Eicosapentaenoic acid)、DHA(Docosahexaenoic Acid)為主;EPA有益於心臟、免疫系統與抑制發炎反應,DHA則是大腦、視網膜和中樞神經系統的重要結構 ,它們參與了抗發炎、抗凝血、調整脂肪代謝等重大機制作用。魚油純度如果只有25%至50%,濃度就屬於偏低,建議選擇濃度84%以上的魚油,市售也有高達97.7%的魚油。魚油濃度愈高,表示含有更豐富的Omega3脂肪酸,能對與易引起體內發炎的Omega6脂肪酸達到調節平衡,對健康效益更佳。
Omicron大流行至今,臺灣新冠確診人數已逾300萬人,染疫率不斷上升的同時,重症人數也相對增加,透過日常飲食、營養補充調節免疫力對預防重症而言相當重要。要維持健康的免疫機能,需要各種營養素的參與及調節,專科醫師陳潔雯建議,在日常飲食中可選擇各類經研究證實的營養補充保健品,幫助厚植免疫力根基。
《美國心臟協會》近期研究宣稱,每天多吃Omega3能幫助降血壓,究竟Omega3脂肪酸對健康有哪些益處?萬芳醫院營養室主任魏賓慧受訪表示,Omega3家族系列有不同的脂肪酸,最常被提及的是「二十碳五烯酸」EPA,以及「二十二碳六烯酸」DHA,魚油的主要成分,雖然人體也可從—-次亞麻油酸(ALA)合成EPA與DHA,但轉換效率不佳,大部份仍需從飲食中取得。魏賓慧主任指出,EPA和DHA具有降血脂及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能預防血栓產生。對心血管疾病如動脈粥狀硬化、腦中風、高血壓等預防都有幫助。另外,Omega3脂肪酸是細胞膜的重要成份,具抗發炎效果,也有助於調節免疫反應,對 緩解類風濕性關節炎疼痛 有一定幫助。
國內Omicron疫情升溫,每日確診數破萬的狀況下,若自己不幸確診,居家隔離期間可以補充哪些營養素,維持身體機能並提升免疫力?張語希營養師於社群指出,確診者可適度攝取以下「6大營養素」,幫助免疫系統正常運作、對抗新冠病毒:維生素D、維生素C、DHA、硒、鋅以及益生菌。
多吃魚肉真的有助大腦健康嗎?法國波爾多大學的研究團隊收集了1,623名年齡大於65歲以上的參與者,且無心血管疾病住院病史、中風病史、認知功能障礙病史,透過MRI磁振造影掃描與飲食問卷評估,結果顯示每周吃魚2-3次以上的族群,心腦血管疾病發生風險最多降低了37%,研究結果發佈於期刊《N eurology》之中。
國人健康意識提升,服用保健食品也蔚為風潮。其中「魚油」富含Omega-3脂肪酸,為健康油脂,被證實能降低血管中的斑塊堆積。而內含「DHA」與「EPA」成分則被認為是「快樂泉源」,有助維持情緒穩定、並能減緩憂鬱症等心理症狀。不過,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宣稱,魚油等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品,對於抗憂鬱的效果恐怕不如人們想像地美好。研究顯示,攝取Omega-3並不能顯著改善憂鬱症;相反地,中年女性每天服用魚油補充劑,反而可能導致更高的憂鬱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