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性「缺乏性行為」會更短命? 2萬人研究證實:癌症死亡率明顯提升
性行為的缺乏不只影響心理狀態,更可能危及「預期壽命」,造成提早死亡的風險增加?刊登於《PLOS ONE》期刊的研究表明,男性對於性行為缺乏興趣,被發現與預期壽命的減損有關,心血管疾病、癌症風險皆比固定採取性行為者較高。
性行為的缺乏不只影響心理狀態,更可能危及「預期壽命」,造成提早死亡的風險增加?刊登於《PLOS ONE》期刊的研究表明,男性對於性行為缺乏興趣,被發現與預期壽命的減損有關,心血管疾病、癌症風險皆比固定採取性行為者較高。
國內「登革熱」(Dengue fever)疫情持續延燒,依據疾管署統計,國內上週(9月5日至9月11日)新增2,127例登革熱本土病例,截至今年9月13日全國已累計7,156例本土病例。截至9月11日,個案分布於臺南市5,760例,為全台最高。
夫妻雙方近期若「性」趣缺缺,不見得要勉強自己進行性交,反而可以從互相幫助對方「自慰」開始著手、慢慢恢復性慾?《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xual Health》刊載的研究指稱,採取「雙向自慰」的伴夫妻,性生活滿意度相較其他伴侶更加圓滿。
已經與曖昧對象成功約會一次,那該如何增加第二次約會的成功機率?《Sexuality & Culture》近期刊載一則研究表明,在第一次約會中,透過眼神交流和特定的肢體語言,確實可能增加對方第二次約會的赴約率。
適度地使用色情內容如成人影片能夠抒發性慾;然而若觀看次數過多、甚至有「色情成癮」狀況,要注意可能與潛在的心理問題有關?《Journal of Sex & Marital Therapy》刊載研究表明,色情內容的使用時間越長、可能導致主觀幸福感降低,使用者也更容易有孤獨感與對親密關係的恐懼。
「性行為」究竟能否幫助睡眠,是學界過往爭辯許久的議題之一。如今刊載於《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的研究證實,性行為確實可能有助縮短「睡眠潛伏期」、幫助更快入眠。
大多數影視作品中的出軌者,在外遇行為發生後往往會有強烈的愧疚感。不過,在現實生活中的情況恰好完全相反?近期刊載於《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的研究稱,有婚外情的已婚人士,對於出軌行為「幾乎沒有悔意」,並堅信這樣的行為並沒有傷害原本的婚姻。
隨著社會風氣開放,「線上約會」逐漸成為認識浪漫伴侶的主流方式,尤其交友軟體更是不少年輕男女的第一選擇。許多人好奇在交友軟體上該如何展現自己,才能吸引對方獲得關注?《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的研究指出,喜好透過交友軟體認識浪漫伴侶者,通常更樂見對方展露出4種性格。
「欲擒故縱」並讓自己保持神秘感、製造關係間的張力,常被認為是吸引異性的有效手段之一。不過,這樣的調情技巧如果運用過度,反而會適得其反、將潛在對象推得更遠?《The Journal of Sex Research》刊載研究表明,太容易或太難被他人吸引的人,都比不上「安全依戀」者來得更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