燙髮後頭髮變得又乾又毛躁?專家曝燙髮保養三關鍵,從髮根養出柔順感

✦ 2025-04-28 更新
5 瀏覽
❝ 快速摘要:根據氣象資料顯示,春夏交界期間台灣濕度高、氣溫快速變化,這樣的氣候不僅讓髮絲更容易受潮變形,也加速髮絲水分蒸散與頭皮油脂紊亂。尤其在經過化學燙處理後,若缺乏後續修護,毛鱗片開放會導致水分快速流失、結構脆弱,造成蓬亂與乾裂。
快速跳轉目錄

不論是捲髮、離子燙還是熱塑燙,許多人在燙髮後常面臨相同煩惱:「頭髮乾、毛、打結、沒光澤」。這些狀況不一定是髮型設計的問題,更多時候是燙髮後保養沒做對。

 

根據氣象資料顯示,春夏交界期間台灣濕度高、氣溫快速變化,這樣的氣候不僅讓髮絲更容易受潮變形,也加速髮絲水分蒸散與頭皮油脂紊亂。尤其在經過化學燙處理後,若缺乏後續修護,毛鱗片開放會導致水分快速流失、結構脆弱,造成蓬亂與乾裂。

 

髮質不好只影響外觀? 其實也與健康有關!

許多女性將頭髮狀況視為外觀問題,卻忽略了髮絲與頭皮其實是皮膚的一部分。根據美國皮膚科醫學會(AAD) 建議,燙染後的髮絲因為毛鱗片開啟,應搭配溫和修護與保濕手段,避免頭皮敏感、髮絲分叉與油脂紊亂等問題。

 

私域圈健康管理師張恆恩指出:「燙髮後的頭髮,就像術後肌膚,需要修護與修整的『恢復期』。除了柔順外觀,更重要的是從根本修護髮絲內部結構與油水平衡。」

 

專家解析:燙髮破壞了什麼?

● 燙髮藥水會打開髮絲毛鱗片,破壞內部「雙硫鍵」,再以高溫重建結構

 

● 雖可定型,但同時造成髮絲防禦力下降

 

● 若未即時補水與油脂,髮絲易空洞化、脆弱、產生靜電與分岔

 

自我檢查髮質是否受損:

 

● 手指滑過髮尾若卡手、澀感強烈 → 毛鱗片未閉合

 

● 洗後自然乾燥若分岔打結、鬆散難整理 → 結構已受損

 

燙後保養三原則:從洗開始,護髮收尾

1. 洗髮產品選對最關鍵。根據衛福部建議,洗髮產品應選擇溫和清潔力、無矽靈、低刺激性配方。胺基酸系洗劑與草本成分有助降低燙髮後的不適感。

 

2. 濕髮後立即吹乾,避免濕氣殘留。濕髮狀態下的髮絲拉力最脆弱,應搭配中溫吹風與分區吹整,避免熱點過高造成二次損傷。

 

3. 每週深層修護是必要投資。可選含摩洛哥堅果油、甘油酯、蛋白質衍生物的護髮成分,每週使用2次髮膜,強化彈性與鎖水力。

 

市場趨勢:強調「髮絲舒適感」與「頭皮友善」成主流

市面上許多燙後修護產品已不再強調「濃香掩蓋」,而是著重於配方來源、皮膚友善、無添加刺激物質。如頭皮與髮絲護理品牌推出的《賦活控油髮浴》,即以胺基酸系清潔、草本來源與無矽靈設計為訴求,減少燙後髮絲二次刺激,也適合燙後出油型頭皮使用。

 

若燙後仍有乾癢、打結、扁塌等狀況,建議依頭皮性質選擇對應產品,並建立定
期護理計畫,才能真正改善;也可與其他洗護品牌交替使用,避免依賴單一配方造成適應性疲乏,讓髮絲保養更全面。

 

特殊提醒:青少年與高頻燙髮者更需注意

● 青少年因造型需求頻繁燙髮,常忽略修護,導致髮質提前受損

 

● 染燙頻率每季1次以上者,應重視蛋白質流失與毛鱗片損傷

 

● 建議搭配定期頭皮養護、護髮油使用,避免熱捲、離子夾過度刺激

 

結語:髮型是風格,髮質是健康

燙髮可以讓你造型加分,但若缺乏保養,將可能帶來頭皮與髮絲雙重壓力。
正確的燙後保養策略,從選對洗護產品開始,搭配良好生活習慣,給予髮絲修復的時間與條件。本文為一般性美髮保養資訊分享,實際情形建議諮詢專業髮型師或皮膚科醫師。

 

 

 

資料來源:

Everyday hair care

衛福部健康九九 – 洗髮與頭皮保健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

 

 

延伸閱讀:

脂漏性皮膚炎怎麼改善?從病因到日常養護全解析!

一天不洗頭就很癢? 醫揭5大頭皮敏感原因,亂搔抓恐惹這疾病纏身

快速跳轉目錄

▧ 最新文章

✦ 潮健康致力於推廣健康潮流新知,歡迎各種形式之媒體洽談合作 ✦
請來信至 [email protected],或電洽:02-6605-0993,將有專人與您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