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哪些運動最能抒壓? 研究解答:衝浪、登山效果顯著! 最多降7成重鬱症狀
已有許多研究證實,運動對於改善心理健康、甚至輔助心理治療方面都有幫助。不過,若本身為精神疾病患者,該從哪些運動著手最好?刊載於《BMC Psychiatry》的研究表明,「衝浪」與「登山健行」2種運動,對於緩解重度憂鬱症症狀而言,具有顯著的正面作用。
已有許多研究證實,運動對於改善心理健康、甚至輔助心理治療方面都有幫助。不過,若本身為精神疾病患者,該從哪些運動著手最好?刊載於《BMC Psychiatry》的研究表明,「衝浪」與「登山健行」2種運動,對於緩解重度憂鬱症症狀而言,具有顯著的正面作用。
近年來,全球憂鬱症患者的人口比例不斷增加,心理疾病已成為現代人不容忽視的一大健康問題。不過,只要適時自社會獲得支持,對憂鬱症患者的病情或許具有一定幫助?《美國精神病學期刊》(AJP)刊載研究表明,對於遺傳性憂鬱症患者而言,獲得社會支持可以大幅減輕病情所帶來的影響。
心理疾病為現代人常見的文明病之一,尤其歷經3年新冠疫情,居家隔離時期形成的壓力與孤獨感,對特定族群而言或許難以抹滅。不過,權威期刊《英國醫學期刊》(BMJ)刊載研究認為,日常採取具一定強度的「體育活動」,或許有機會逆轉高壓力與心理疾病帶來的危害。
睽違812天,國內的「室內口罩禁令」終於在今日(20日)宣告解除。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表示,事實上口罩禁令的鬆綁確實有其必要性,對於民眾的生活習慣、社會氛圍,乃至於整個國家的經濟狀況,都有以下明顯的好處。
確診後滿心期待與另一半相聚,想要享受「魚水之歡」的當下,卻發現自己突然「不想要」。這真的有可能發生嗎?權威期刊《Nature》子刊物《Nature Medicine》指稱,除了疲倦、腦霧、失眠、嗅味覺改變等常見後遺症外,「長新冠」也可能導致性慾低落、性功能障礙等問題。
不少心理學研究指出,更快樂的人通常活得更健康,增加幸福感與快樂真的能帶來更好的身心健康狀態嗎?一般人求快樂而不可得,又可以如何解決?一項隨機研究試驗顯示,參加心理諮商6個月之後,接受過心理諮商的人不只變得更快樂,而且在之後請病假的天數也明顯減少。研究團隊宣稱,透過隨機對照試驗可以初步證明,「主觀幸福感」不只是一種感受,的確與身體健康有部份的因果關係。
時至年末,不少節日如聖誕節、跨年將連袂登場。若現在正被事業或課業壓得喘不過氣,在此時與朋友聚一聚、參與社交活動,不失為一項能夠「補充能量」的絕佳做法。《Journal of Public Policy & Marketing》的研究指出,僅僅只是與親友聚在一起吃喝談天,就能顯著減少壓力、甚至延長壽命。
人類雖為「群居動物」,但亦有不少族群較為內向、高敏感,他們害怕與陌生人進行社交,也害怕自己的情緒與情感得不到回應。近期《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刊載研究卻指出,與陌生人交談不總是那麼令人恐懼,甚至能夠增強幸福感、歸屬感,幫助改善心理健康。
近日網路創作者「理科太太」推出線上課程,內容包含諮商100小時以上的經驗分享。因心理諮商內容在國內屬「醫療行為」,因此該課程一出隨即引發專業人士的反對與撻伐。對此,四季心心理諮商所所長蘇琮祺心理師特地將民眾常見對於諮商的問題整理成筆記,幫助增加民眾對於心理議題與心理健康的識能。
今年底適逢4年一次的世界盃足球賽賽事,雖然大多數門民眾觀看世界盃是出自於對比賽的熱愛,但也有人則是期待透過「賭博行為」獲取意外之財。俗話說「小賭怡情、大賭傷身」;對於賭博成癮者而言,賭博行為確實可能對大腦造成負面影響。
今年即將迎來尾聲,並準備迎接新的一年。每年設立「To Do List(待辦清單)」,過了隔年卻發現自己沒半項做得到,問題到底出在哪?聯安診所家醫科醫師陳采汎醫師表示,對自己未來的具體作為有所期望固然重要,但也別忘記同步規劃「To Be List(想成為清單)」,注視目標的同時也檢視過程。
對同類抱持「同理心」而產生利他行為,並非人類獨有,連老鼠亦然?社會性自私行為與利他行為的複雜成因,一直是科學關切的對象,國際期刊《自然-神經科學》(Nature Neuroscience)最新研究指出,小鼠是否做出「利他」或「自私」行為,受到對象是否為活體同類以及對象的熟悉程度影響。其關鍵在大腦中的杏仁核、前額葉的神經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