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分泌失調害你變胖? 醫揭真相:根本沒有「易胖體質」! 做對3件事才會瘦
「醫師,我是不是內分泌失調,所以才會有易胖體質?」這是許多民眾在減重門診開口的第一句話。內分泌新陳代謝專科蔡明劼醫師表示,從嚴謹醫學角度而言,並沒有所謂「內分泌失調」,只有「內分泌疾病」。比如糖尿病、甲狀腺疾病、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內分泌疾病有明確的檢驗診斷標準,確實可能造成患者肥胖,但並非是多數人體重上升的主因。
「醫師,我是不是內分泌失調,所以才會有易胖體質?」這是許多民眾在減重門診開口的第一句話。內分泌新陳代謝專科蔡明劼醫師表示,從嚴謹醫學角度而言,並沒有所謂「內分泌失調」,只有「內分泌疾病」。比如糖尿病、甲狀腺疾病、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內分泌疾病有明確的檢驗診斷標準,確實可能造成患者肥胖,但並非是多數人體重上升的主因。
憂鬱症並非只與心理健康有關,太年輕就發生「憂鬱症」,未來更可能罹患「失智症」?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在《阿茲海默症期刊》發表最新研究指出,透過新的統計方法發現,成年階段較早罹患憂鬱症,會增加老年時在10年內發生認知功能障礙的機率,使他們更有可能面臨失智症風險。加州大學研究團隊表示,憂鬱是老年失智症的前驅症狀,因此憂鬱症本身是否為影響失智症風險的獨立因素,值得更全面的研究。
疫情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模式,民眾開始在家上班上課,加上餐廳無法內用、菜市場人流管置,外送美食成為最熱門的選擇。吃太多外送美食的結果,很可能是隨著防疫期間體重直線上升。尤其當你需要在家上班同時照顧小孩長輩,還須分心擔憂病毒何時找上門,身體自然反應增加攝取高熱量的垃圾食物,這就可能是壓力帶來的「情緒性進食」,讓你一天天走進「壓力肥」的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