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耳鳴比例破15%!單側耳鳴比雙側更危險?醫:3大危險耳鳴症狀勿輕忽
常常「耳鳴」卻找不到病因?耳鳴一般是外界無聲響發生時,個體聽到尖銳、轟鳴或是與心跳同步的脈動聲。根據統計台灣每五人有一個人曾有耳鳴問題 ,成年人耳鳴的盛行率高達15-20%,是最常見的耳鼻喉科就醫原因之一。
常常「耳鳴」卻找不到病因?耳鳴一般是外界無聲響發生時,個體聽到尖銳、轟鳴或是與心跳同步的脈動聲。根據統計台灣每五人有一個人曾有耳鳴問題 ,成年人耳鳴的盛行率高達15-20%,是最常見的耳鼻喉科就醫原因之一。
一名60歲女性某明星大學主任,在某次感冒過後,只要一轉頭或改變身體姿勢,就會聽見一陣「噹啷~」,彷彿有人在敲玻璃杯,帶著尾音持續半秒鐘,特別是睡前,突然躺下時,更為明顯;早上醒來,一起床,又聽到一次,但頻率不同。以為是自律神經失調引發幻聽,一直很擔心自己是不是腦神經衰弱。
適逢秋冬交替時節,將進入流感流行期,不少專家擔憂流感與新冠肺炎造成「雙疫情」,呼籲民眾嚴防病毒上身。衞福部傳染病防治醫療網中區指揮官、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感染管制中心副院長黃高彬醫師受訪指出,免疫不佳、高風險族群應盡快施打流感疫苗,避免雙疫夾擊造成「免疫負債」反撲。
突然耳鳴不止,可能是感染新冠病毒後遺症?光田綜合醫院耳鼻喉頭頸部部長賴仁淙醫師受訪表示,耳鳴大致可區分為「急性耳鳴」與「慢性耳鳴」,當身體有外物如病菌入侵引起發炎反應時,的確可能衝擊內耳進而產生耳鳴症狀。感染新冠病毒可能影響呼吸道、耳咽管,造成鼻竇炎及耳鳴症狀。在本土疫情爆發之前,有不少病人是接種疫苗後發生耳鳴而求診,與疫苗引起的免疫反應有關,比例高出新冠確診者近9成。
經常鼻塞、流鼻水且「嗅覺異常」,不只要注意是否為新冠病毒引起上呼吸道症狀,也要注意「慢性鼻竇炎」合併鼻息肉,除了影響呼吸道健康,長期未妥善處置還可能增加中耳炎、睡眠呼吸中止症風險。王堂權醫師表示,,一般急性鼻竇炎有機會透過自身免疫機制的調節,達到穩定狀況後逐漸恢復。然而,一旦鼻竇炎持續三個月以上,自行好轉的機率降低,症狀有可能反覆發生,嚴重影響生活品質,就可能需要介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