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背痛與運動傷害有關? 久坐不動就會椎間盤突出? 醫揭「1姿勢」是背痛元兇
缺乏運動、姿勢不良或長期維持固定姿勢,都可能是造成下背痛的原因?下背痛通常是指肋骨下緣到下臀區域的疼痛,包括肌肉緊繃、僵硬都可以稱為下背痛,與肌肉、肌腱等軟組織傷害有關。統計顯示下背痛1年內復發率高達73%,部份族群會演變成「慢性下背痛」。
缺乏運動、姿勢不良或長期維持固定姿勢,都可能是造成下背痛的原因?下背痛通常是指肋骨下緣到下臀區域的疼痛,包括肌肉緊繃、僵硬都可以稱為下背痛,與肌肉、肌腱等軟組織傷害有關。統計顯示下背痛1年內復發率高達73%,部份族群會演變成「慢性下背痛」。
抽筋是肌肉的「強直收縮」造成痙攣及疼痛,尤其半夜「小腿抽筋」劇痛驚醒,更是許多民眾的常見困擾,人一博愛復健科診所院長李炎諭醫師接受潮健康訪問表示,小腿抽筋主要原因可分為三種,最常見的是肌肉過度緊繃,如久坐久站或長時間登山、逛街之後,由於筋膜處於緊繃狀態,又未在睡前適當伸展,就很容易引發抽筋。
年紀輕輕膝蓋就容易卡卡,是關節退化的前兆?「微笑藥師」廖偉呈藥師接受專訪表示,膝蓋中的關節液隨時處於「動態平衡」,每日皆會不斷地合成與磨損。若合成量變少、磨損量增加,關節行動力自然受到影響。膝蓋的慢性發炎反應會加速潤滑液流失,因此盡早使用保養品,有助延緩關節老化並保護膝蓋結構。
衛福部「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統計曾指出,國人45歲以上的婦女高達50%以上平均腰圍超過80公分,且70%以上都有肩頸痠痛的問題。若合併更年期常見症狀,往往容易使女性情緒起伏過大,工作表現亦可能受到影響。
靜脈曲張俗稱「浮腳筋」,為表淺的靜脈外觀變粗、變大或鼓脹造成的靜脈血管疾病。常見的發生原因為靜脈血管內瓣膜結構脆弱鬆垮,導致體內血液循環回流產生異常,或是前端深部靜脈阻塞(少數)導致後端血管腫大,使腿部出現類似「冒青筋」的外觀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