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療

疲倦、貧血、肚子變大是「慢性骨髓性白血病」?  醫揭5大徵兆:40到60歲男性要當心

疲倦、貧血、肚子變大是「慢性骨髓性白血病」? 醫揭5大徵兆:40到60歲男性要當心

摸到肚子「硬硬的」勿輕忽,當心是「慢性骨髓白血病」(血癌)徵兆?慢性骨髓白血病初期症狀包括:疲倦、發燒、貧血、體重減輕、脾臟腫大,半數病人可能無症狀,常在健康檢查時被發現白血球飆高、脾臟異常腫大才確診。然近十年病例數成長43%,更在5年內升為男性第9大癌症,值得國人提高警覺。

閱讀更多 »
化療效果差、幹細胞移植風險高! 「急性淋巴白血病」佔兒癌2成人口  醫曝「它」或成治療希望

化療效果差、幹細胞移植風險高! 「急性淋巴白血病」佔兒癌2成人口 醫曝「它」或成治療希望

對所有家長而言,孩子但凡受點小傷、生了小病往往都會讓父母自責不已,更何況是「罹癌」這樣的噩耗出現。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兒童癌症基金會林東燦董事長指出,所有兒童癌症之中以兒童急性淋巴性白血病(PALL)佔比最高,發生率達25%、平均每4名癌童就有1人罹病。

閱讀更多 »
長皮蛇神經痛比生產還痛! 4種人得帶狀疱疹風險超高! 醫:快去打疫苗

長皮蛇神經痛比生產還痛! 4種人得帶狀疱疹風險超高! 醫:快去打疫苗

又稱作「皮蛇」的帶狀疱疹,雖然致命風險不高,但疱疹後神經痛後遺症可能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是醫師眼中「最可怕」的感染疾病之一。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秉穎醫師表示,成人一生中至少三分之一機率會得到帶狀疱疹,50歲後發生率更是陡然上升,隨著老年人口增加,帶狀疱疹需要更多預防重視。

閱讀更多 »
患者恐顏面受損、進食困難! 頭頸癌十年「無新藥可用」 醫曝「這療法」有望打破困境

患者恐顏面受損、進食困難! 頭頸癌十年無新藥可用 醫曝「這療法」有望打破困境

台灣頭頸癌發生率遠高於許多國家,更是我國中壯年男性的健康殺手。據2019年癌症登記報告統計,頭頸癌發生率為男性癌症發生率第三名;死亡率為男性第四名,且近5年來,新發生人數不斷上升,每年有近萬人確診。朱本元理事長指出,相較於其他癌症,在免疫療法出現前,頭頸癌已有十年未有新藥、治療受限;直到去年美國癌症治療指引,將免疫療法列入晚期頭頸癌優先建議治療,然因我國健保尚未接軌國際,使許多患者可能負擔不起高額的醫療費用。

閱讀更多 »
她不菸不酒、作息正常仍罹癌! 「頭頸癌」3年復發率逾五成  「免疫療法」將成曙光?

她不菸不酒、作息正常仍罹癌! 「頭頸癌」3年復發率逾五成 「光免疫療法」將成曙光?

頭頸癌泛指原發於頭頸部的癌症,如口腔癌、鼻咽癌、下咽癌、喉癌等,因多數患者確診時為晚期,並且伴隨著高機率的復發與轉移,名列台灣男性癌症死因第四。據研究,局部復發或轉移是造成頭頸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早期患者約有20%復發率,而晚期患者復發率甚至高達50%。

閱讀更多 »
子宮內膜癌有哪些症狀、如何治療?  停經前後「不正常出血」要當心

【專家問答集】子宮內膜癌有哪些症狀、如何治療? 停經前後「不正常出血」要當心

子宮內膜是子宮腔的內層組織,也是女性懷孕時受精卵胚胎著床之處。當子宮內膜異常增生變厚,發生癌細胞病變而產生腫瘤、硬塊即是子宮內膜癌。早期的子宮內膜癌限於子宮腔內,隨著腫瘤進展可能侵犯至肌肉層、子宮頸、卵巢、輸卵管及周圍的淋巴腺,蔓延到子宮以外甚至遠處轉移。

閱讀更多 »
肝癌治不好恐如「爆米花」不斷復發?  七旬翁勇敢抗癌20年還抱孫

肝癌治不好恐如「爆米花」不斷復發? 七旬翁勇敢抗癌20年還抱孫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統計,每年約有13,000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與肝癌。據了解,死於肝癌的病患中約有70%是B肝帶原者、20%為C肝感染者。B肝帶原者的肝炎若持續發作,有15-20%會發生肝硬化,大幅增加肝癌發生率。國健署更指出 ,肝癌手術切除後,5年內有大約一半的患者會復發過去的研究已經發現與B肝炎相關的肝癌患者,其術後復發率與血液中的B肝病毒數量呈正相關,病毒數量愈高、術後肝癌復發機會愈大。因此,如何降低肝癌術後的復發率,是一項重要的臨床議題。

閱讀更多 »
發燒、咳嗽、皮膚癢是淋巴瘤?  醫揭6大徵兆:快至血液腫瘤科看診

發燒、咳嗽、皮膚癢是淋巴瘤? 醫揭6大徵兆:快至血液腫瘤科看診

脖子腫要當心!淋巴瘤每年新增人數超過3,000人,當中不少為2、30歲年輕患者。由於症狀不明顯,淋巴瘤不易早期發現,約有一半以上患者在確診時已經是第3-4期。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秘書長李啟誠醫師表示,淋巴瘤最主要症狀為淋巴腺腫大,特別明顯會出現在腹股溝部位。有些人則以發燒來表現,且往往不是高燒而是低燒,容易在傍晚之後開始出現症狀。

閱讀更多 »
乳癌患者中2-3成有HER2基因過度表現,HER2陽性惡性度高、復發與轉移機率高,且癌細胞會經由血液或淋巴送至全身,因此患者除需化療、標靶治療,還需接受乳房或淋巴結切除手術,因此往往面臨不知先切除還是先治療的窘境。

先治療還是開刀?乳癌患者的徬徨 靠這個解決

HER2陽性佔乳癌患者約20%-30%,其為癌細胞HER2基因過度表現,代表乳癌細胞會快速分裂、增加轉移機會。郭耀隆主任說明,一般的荷爾蒙治療對此型乳癌無效,需要使用化學治療搭配標靶治療來提高患者存活率,而現今藥物更突破,有成效更好的選擇,即使用「雙標靶搭配化療」。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