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0起室內除「2場所」外可免戴口罩! 醫師叮囑:這些族群仍建議戴好戴滿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昨日(2月9日)防疫記者會表示,經考量國內疫情逐漸平穩、且醫療量能充足,經由跨部會溝通研議與綜合評估後,如疫情持續穩定可控,自2月20日實施以下室內戴口罩放寬之通案性規定。疫情指揮中心指出,於以下2大指定場所之室內空間,仍須按規定全程戴口罩。包括醫療照護機構:醫療、醫事、老人福利、長期照顧服務、榮譽國民之家、兒童及少年服務、身心障礙福利機構等;公共運輸及特定運具:車廂、船舶、航空器等運具及場等。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於昨日(2月9日)防疫記者會表示,經考量國內疫情逐漸平穩、且醫療量能充足,經由跨部會溝通研議與綜合評估後,如疫情持續穩定可控,自2月20日實施以下室內戴口罩放寬之通案性規定。疫情指揮中心指出,於以下2大指定場所之室內空間,仍須按規定全程戴口罩。包括醫療照護機構:醫療、醫事、老人福利、長期照顧服務、榮譽國民之家、兒童及少年服務、身心障礙福利機構等;公共運輸及特定運具:車廂、船舶、航空器等運具及場等。
近日寒流進逼,台灣地區氣溫驟降,危險族群要注意心血管病變突然發作。國泰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玠宇受訪指出,腦中風及心肌梗塞易在季節交替、氣溫變化劇烈時發生,特別是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或曾罹患心血管疾病與中風病史等,寒流來襲時可能造成血管劇烈收縮,導致血管中斑塊破裂形成血栓,務必做足保暖動作。
近日花東地區不斷,甚至傳出樓房倒塌、橋梁斷裂的嚴重災情。可別輕忽天災 對人類心理健康的影響!研究指出,經常暴露於天災人害,對於心理健康的影響程度,可能遠超出常人能負荷的範圍。2021年的韓國研究指出,災害不僅能威脅生命、造成經濟損失,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受災戶甚至可能出現長期睡眠障礙、憂鬱症、酒精濫用甚至輕生行為。
不少民眾曾經在睡覺時腿部突然「抽筋」,劇烈疼痛往往使人從夢中醒來。若發生頻率過高,影響到睡眠品質就要特別留意!聯安診所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洪育忠醫師分析,抽筋通常與「4大因素」有關,其中「電解質不平衡」是最常見狀況,建議抽筋的當下可慢慢伸展抽筋的肌肉,抒緩抽筋帶來的不適。
維生素D長期被認為與預防鈣質流失、增強骨密度有關;然而,近期刊載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的研究卻宣稱,中老年人補充額外的維生素D,與預防骨鬆或骨折「無顯著關聯」,引發各界廣泛討論。究竟攝取、補充維生素D是否對骨骼健康有益?
《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今年7月刊登最新研究,宣稱中老年族群攝取維生素D補充劑,對骨質疏鬆、促進骨骼健康並無實質幫助。萬芳醫院骨質疏鬆與肌少症照護中心主任陳昱斌醫師接受《潮健康》專訪表示,一般民眾透過日曬、飲食可獲得足夠的維生素D,反而是「6大族群」須留意維生素D不足問題。
年紀輕輕膝蓋就容易卡卡,是關節退化的前兆?「微笑藥師」廖偉呈藥師接受專訪表示,膝蓋中的關節液隨時處於「動態平衡」,每日皆會不斷地合成與磨損。若合成量變少、磨損量增加,關節行動力自然受到影響。膝蓋的慢性發炎反應會加速潤滑液流失,因此盡早使用保養品,有助延緩關節老化並保護膝蓋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