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問題

看太多A片與心理問題有關?  研究:孤獨感更高、對親密關係更恐懼

看太多A片竟會影響心理狀態? 研究曝後果:當心孤獨感更高、無法正常談戀愛

適度地使用色情內容如成人影片能夠抒發性慾;然而若觀看次數過多、甚至有「色情成癮」狀況,要注意可能與潛在的心理問題有關?《Journal of Sex & Marital Therapy》刊載研究表明,色情內容的使用時間越長、可能導致主觀幸福感降低,使用者也更容易有孤獨感與對親密關係的恐懼。

閱讀更多 »
做事拖拖拉拉恐會拖出病來! 研究:心理疾病風險增

做事習慣「踩死線」是種病? 研究揭愛拖延後果:更容易憂鬱症、失眠、腰酸背痛

服用「威而鋼」不但有助於「重振雄風」,更能降低男性過早死亡的風險、延長預期壽命?《The Journal of Sexual Medicine》刊載研究表明,如威而鋼、犀利士等治療勃起功能障礙的藥物,可能有助於降低男性心血管相關死亡與總體死亡率的風險,不過相關因果關聯仍需進一步研究加以證實。

閱讀更多 »
一變冷、下雨膝蓋就有感?  醫曝「天氣痛」成因:有舊傷、關節發炎更要命

一變冷、下雨膝蓋就有感? 醫曝「天氣痛」成因:有舊傷、關節發炎更要命

適逢秋冬交替時節,不少人天氣一轉冷,關節就會發生「天氣痛」的情況出現,讓民眾備感困擾。衛福部雙和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徐子恆醫師接受專訪指出,天氣痛最主要的成因為天氣變化,導致原有的疼痛症狀惡化。該現象可分為氣溫、濕度、自律神經與心理層面做探討。

閱讀更多 »
45歲以下青壯年最苦:「通貨膨脹」增加憂鬱症、躁鬱症風險

45歲以下青壯年最苦:「通貨膨脹」增加憂鬱症、躁鬱症風險

常聽上班族抱怨「什麼都在漲、但薪水卻沒漲」,反映了通貨膨脹帶給民眾的經濟壓力。尤其歷經新冠肺炎大流行,全球各地裁員、失業潮屢見不鮮,可謂自金融海嘯後的另一波「經濟災難」。生活成本的提升、加上新冠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性,結果可能導致更多的精神壓力、焦慮與憂鬱症狀發生。

閱讀更多 »
會不會得精神病  掃描腦部就知道?  情緒、逆境、多巴胺影響發病率?

會不會得精神病 掃描腦部就知道? 情緒、逆境、多巴胺影響發病率?

心理問題成為現代人不可忽視的一大威脅。尤其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全球各地皆報告了更高比例的精神疾患問題;在台灣,2021年1-9月精神科求診人數突破130萬人,較去年增加3.2%、更較前年同期成長10%。然而,人們對於精神疾病的成因仍然知之甚少。相關研究指出,共病性的早發性精神疾病,風險因素互有重疊、且症狀不一,這使得疾病走向、變得難以預測,癒後治療流程也相對棘手。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發布一則研究報告,指出早發性精神問題,可能主要由3因素的結合所引起。

閱讀更多 »
挫折使人強大?  研究打臉:5年遇2次天災恐增PTSD、憂鬱症風險

挫折使人強大? 研究打臉:5年遇2次天災恐增PTSD、憂鬱症風險

社會化的過程中,歷經「挫折」被視為讓人成長、鍛鍊精神力的必經過程。不過,對於經常暴露於天災人害的特定區域而言,心理健康受影響的程度可能遠超出正常人能負荷的範圍。美國德州堪稱全美最易遭遇自然災害的州郡,自2000年至2020年,曾歷經33次聯邦政府認定的重大災害,包括颶風、乾旱與洪水。

閱讀更多 »
身心俱疲更要命?  研究:心臟病人服用抗憂鬱藥物  死亡率激增81%

身心俱疲更要命? 研究:心臟病人服用抗憂鬱藥物 死亡率激增81%

心臟疾病高居國人十大死因前3名近25年。心血管疾病急性發作前未必有明顯徵兆,而患者5年內死亡率卻高達50%,致死率不下於癌症。國際研究指出,心臟問題合併「心理問題」,恐怕將對健康帶來更險峻的風險。《歐洲心血管護理期刊》近期所刊載研究中指出,抗憂鬱藥物或其他精神科藥物,與心臟病患者過早死亡風險增加有關。研究指出在文獻回顧中發現,心臟病患者的焦慮症狀與不良健康結果(如症狀惡化、死亡)之間存在關聯,這項研究則進一步指出兩者之間確實會互相影響。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