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

前職棒選手張誌家驚傳猝逝!  醫點名「6種年輕人」是急性心肌梗塞高風險群

前職棒選手張誌家驚傳猝逝! 醫點名「6種年輕人」是急性心肌梗塞高風險群

前職棒選手張誌家驚傳於1月1日於中國過世,享年43歲;據傳其死因為心肌梗塞,張誌家之母也於今日(2日)證實此消息。青壯族群發生心肌梗塞的比例是否上升?專家表示,急性心肌梗塞雖仍以老年人居多,但3、40歲左右的患者的確有增加趨勢,尤其是本身有三高、肥胖、抽菸者更要注意。

閱讀更多 »
李克強心臟病驟逝  氣溫震盪易引發急性心肌梗塞與心律不整?  醫揭心肌缺氧常見3徵兆

李克強心臟病驟逝 氣溫震盪易引發急性心肌梗塞與心律不整? 醫揭心肌缺氧常見3徵兆

中國前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傳出因心臟病猝逝,年僅68歲。秋冬氣溫變化劇烈,為何易增加心臟病發作風險?亞東紀念醫院心臟血管醫學中心主任吳彥雯受訪表示,氣溫驟然變冷易令血管劇烈收縮,尤其是心臟血管一旦發生收縮痙攣,血管或血管壁上斑塊就容易被擠壓破裂,造成嚴重心血管事件甚至猝死。

閱讀更多 »
一量血壓竟發現「心臟癌症」! 醫示警:「射出分率」正常仍可能心臟衰竭

一量血壓竟發現「心臟癌症」! 醫示警:「射出分率」正常仍可能心臟衰竭

不少人一生從未量過血壓,一量之下竟發現血壓數值不僅超標,甚至罹患有著「心臟癌症」的心臟衰竭。為何會發生這種情況?亞東醫院吳彥雯醫師解析,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該族群在生活中並未特別留意健康問題;二是特定的心臟衰竭病例相對難以發現,尤其對於「射出分率」數值正常的人而言更是如此。

閱讀更多 »
罹患「心衰竭」等於無藥可救? 「這類人」發病前竟無症狀? 醫揭6大高風險族群

罹患「心衰竭」等於無藥可救? 「這類人」發病前竟無症狀? 醫揭6大高風險族群

「心臟」是少數不易受到「癌細胞」影響的器官之一;不過若罹患有「心臟癌症」之稱的心臟衰竭,卻可能比癌症更為致命。亞東紀念醫院心臟血管醫學中心主任吳彥雯醫師受訪表示,心衰竭又稱「疲球心」,形容心臟如漏氣氣球,因心肌變長、變薄,心臟擴大無力而逐步停止跳動。

閱讀更多 »
氣溫變化大血管斑塊易剝離!  醫揭急性心肌梗塞「非典型徵兆」:1族群要當心

氣溫變化大血管斑塊易剝離! 醫揭急性心肌梗塞「非典型徵兆」:1族群要當心

近期氣溫乍暖還寒,溫度變化劇烈更易引發急性心肌梗塞。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黃晨祐受訪指出,一名40歲左右的北漂族年輕主管,夜間應酬後忽然感覺胸悶、胸痛,緊急送醫竟發現三條冠狀動脈血管嚴重堵塞,血管狀況如60多歲老年人,手術放置三支支架後才順利康復出院。

閱讀更多 »
他驅車南下突「心肌梗塞」 竟「強撐百里」才就醫!  醫師搖頭:錯誤示範不要學

他驅車南下突「心肌梗塞」 竟「強撐百里」才就醫! 醫師搖頭:錯誤示範不要學

開車時若出現「突發心肌梗塞」,應立即停止行駛,否則將導致嚴重事故?光田綜合醫院心臟內科邱一騏醫師表示,日前一名68歲患者自新竹返回台南時,當下出現胸痛不適症狀。因返家心切,吃了幾顆舌下錠趕著上路,開上國道不到10分鐘就出現強烈胸痛、呼吸困難及暈眩等症狀。因北部沒有熟悉的醫院,所以強忍不適開了百里撐到台中急診就醫。經診斷確診為急性心肌梗塞發作,幸好急救過程相當順利,才能撿回一條命。

閱讀更多 »
癌症不是治療完就沒事! 醫:2族群慎防「心血管」出問題

癌症不是治療完就沒事! 醫:2族群慎防「心血管」出問題

過去30年,癌症治療的進步提高了癌症患者的存活率,並使更多的人在接受治療後多年不再復發。但癌症治療有時會導致心血管循環系統出現問題,稱為「心臟毒性」。自癌症康復後的患者,可能要面對因為化療誘導的心臟毒性所引起的心臟損傷,其症狀可能降低生活品質,並增加心臟相關的死亡風險。

閱讀更多 »
一上車空調開最強  26歲男竟「心肌梗塞」! 醫曝關鍵因子:肥胖、三高要注意

一上車空調開最強 26歲男竟「心肌梗塞」! 醫曝關鍵因子:肥胖、三高要注意

近期連日高溫連續飆破36度,特定族群若處於極端的溫度環境中,如辦公室、住家、自駕車或捷運等處,要當心空調溫度過低導致「心肌梗塞」。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心臟內科孫德光醫師表示,近日戶外持續高溫,對於有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可能因頻繁進出室內外劇烈溫差環境,有誘發心肌梗塞的風險。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