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癌症年輕化將成未來趨勢? 重症醫勸中壯年:注意「10大罹癌徵兆」
英國王儲妃凱薩琳(HRH Catherine, Princess of Wales, 又稱凱特王妃)於今年3月23日在社群平台宣布罹癌,且目前正接受輔助化療,引發各界關注罹癌人口是否有逐年「年輕化」的問題。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指出,學界認為50歲以下中壯年人口的罹癌率,相較過去確實有增加的趨勢。
英國王儲妃凱薩琳(HRH Catherine, Princess of Wales, 又稱凱特王妃)於今年3月23日在社群平台宣布罹癌,且目前正接受輔助化療,引發各界關注罹癌人口是否有逐年「年輕化」的問題。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指出,學界認為50歲以下中壯年人口的罹癌率,相較過去確實有增加的趨勢。
近日知名作詞人李坤城因大腸癌逝世,與小40歲林靖恩的「爺孫戀」宣告結束,讓長年蟬聯十大癌症寶座的「癌中之王」再度引起民眾注意。事實上眾多名人如豬哥亮、賀一航、李國修,也都因大腸癌不幸離世。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提醒,愛吃重口味、習慣大魚大肉者,當心大腸癌已默默找上門索命。
大腸癌已位居「十大癌症」發生人數榜首數年。隨著近年國人飲食西化、手搖飲料盛行,習慣大魚大肉、高糖高油飲食,一不小心就可能深陷罹癌風險。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貼文表示,大腸癌為「台灣癌症之王」,其中根據各縣市位置不同,罹癌人數也亦有所差異。
大腸直腸癌持續為國人十大癌症首位,每年確診人數高達約1.7萬人,如果確診為大腸癌務必接受完整治療,避免腫瘤「原地復發」。一名57歲金門女性,發現第三期大腸癌之後雖有手術,卻因為擔心疫情而未繼續接受化療,僅9個月後腫瘤復發,從會陰、肛門處滲出大量血膿、分泌物,每天必須換2-3次尿布,最後回到門診時已惡化為第4期轉移性大腸癌。
根據衛福部最新公佈數據,108年大腸癌新增個案數為17,302人,是十大癌症中第一位,標準化發生率較前一年略上升1.1。單以大腸癌發生率來看,近年來呈現上下起伏,一方面環境中的危險因子雖仍存在,另一方面,國家推動篩檢,也有助找出更多無症狀的早期大腸癌。早期大腸癌患者最多數的症狀其實是「無症狀」,通常病情進展到2-3期之後才會有明顯症狀。與大腸癌最直接有關的「警示症狀」為消化道出血(大便有血)、貧血、明顯體重下降等。其他臨床症狀例如腹瀉、排便習慣改變,也有可能是生活壓力等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