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只帶感冒膠囊! 出國急救包如何準備? 內科醫公開「10大必備藥品」
適逢農曆新年連假,有出國規劃的民眾應準備急救包。基隆長庚醫院肝病防治中心主任錢政弘醫師列舉10大必備藥品,包含止瀉藥、抗過敏藥、止暈藥、止咳藥、化痰藥、止痛藥、胃藥、益生菌或酵素、呼吸道抗生素及消化道抗生素。可視需求攜帶益生菌及日常醫材,如OK繃與體溫計等。此外,急性腹瀉時,鳳梨酵素可緩解細菌性腹瀉,但食用鳳梨僅適用輕症,應優先就醫確保安全。
適逢農曆新年連假,有出國規劃的民眾應準備急救包。基隆長庚醫院肝病防治中心主任錢政弘醫師列舉10大必備藥品,包含止瀉藥、抗過敏藥、止暈藥、止咳藥、化痰藥、止痛藥、胃藥、益生菌或酵素、呼吸道抗生素及消化道抗生素。可視需求攜帶益生菌及日常醫材,如OK繃與體溫計等。此外,急性腹瀉時,鳳梨酵素可緩解細菌性腹瀉,但食用鳳梨僅適用輕症,應優先就醫確保安全。
日本傳染性紅斑症(蘋果病)疫情升溫,東京都病例達歷史新高。此疾病主要影響兒童及青少年,成人亦可能感染,症狀通常較輕微。國泰綜合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洪錫全表示,典型表現為「巴掌臉」紅疹和類流感症狀,少數高風險族群如孕婦、血液疾病患者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恐有重症風險。洪醫師建議,高風險族群應避免前往疫區,普通民眾則無需取消旅遊行程,但應配合防疫措施如戴口罩、勤洗手及避免人群聚集。
夏天出國旅遊使用免洗內褲需謹慎選擇。黃軒醫師提醒,劣質免洗內褲可能導致私密部位悶熱、過敏等問題,影響旅遊興致。建議選擇具醫療級環氧乙烷滅菌、無添加螢光劑、獨立包裝、棉質材質及通過ISO認證的產品。這樣可避免不適,提高旅途舒適度和健康保障。
近期適逢農曆新年,長達10天的春假該如何規劃?安排「旅行」或許對於整體健康而言,有意想不到的益處!《Journal of Transport & Health》近期刊載研究表明,經常在外旅行者的總體健康狀況較佳,即使一個人隻身前往異地旅行,對心理與生理的好處也很明顯。
每逢秋冬交替之際,總無故覺得沮喪、食慾不振、甚至出現嗜睡情況?要注意可能是「季節性憂鬱症」(Seasonal Depression, 又稱季節性情緒失調症候群, SAD)找上門。若上述症狀未見好轉,甚至出現絕望、輕生等念頭,建議立即前往精神科門診,或接受心理諮商使症狀緩解。
國內疫情自7月以來逐漸趨緩,7月8日後每日確診數更低於「3字頭」,染疫人口平均下降至2萬多人左右。這是否揭示著「邊境管制」措施將獲得鬆綁?據報導,交通部近日確實正研擬2種解禁方案:優先開放觀光客來台、或是出國入境同步開放,惟獨需密切觀察疫情狀況與配合指揮中心決策。
旅行是遠離紛擾、調劑身心靈的方式之一。但其是否能作為一種「療法」,改善各種疾病?近期《Tourism Management》公布的研究表明,以旅行為基礎所實行的「旅行療法」,確實可能對於大腦結構產生積極影響,促進癡呆症患者的認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