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刺青等同於把「致癌物」打進體內? 研究:「惡性淋巴瘤」風險恐增21%
刺青文化近年逐漸廣為大眾所接受,不少年輕人將刺青作為表達個人特色的形式之一。不過,《eClinicalMedicine》刊載研究卻警告,刺青油墨中的初級芳香胺(PAA)、多環芳香烴(PAHs)和多種金屬物質(砷、鉻、鈷、鉛、鎳)等成分,可能導致刺青者罹患「惡性淋巴瘤」的風險高出21%。
刺青文化近年逐漸廣為大眾所接受,不少年輕人將刺青作為表達個人特色的形式之一。不過,《eClinicalMedicine》刊載研究卻警告,刺青油墨中的初級芳香胺(PAA)、多環芳香烴(PAHs)和多種金屬物質(砷、鉻、鈷、鉛、鎳)等成分,可能導致刺青者罹患「惡性淋巴瘤」的風險高出21%。
HIV(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愛滋病毒)已不再是不治之症,接受幹細胞移植後「治癒」HIV的第3起案例報告,今年2月登上國際期刊《Nature Medicine》廣受注目,然而,是否所有HIV感染者都適合接受幹細胞移植,一勞永逸清除體內的病毒威脅?
脖子腫要當心!淋巴瘤每年新增人數超過3,000人,當中不少為2、30歲年輕患者。由於症狀不明顯,淋巴瘤不易早期發現,約有一半以上患者在確診時已經是第3-4期。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秘書長李啟誠醫師表示,淋巴瘤最主要症狀為淋巴腺腫大,特別明顯會出現在腹股溝部位。有些人則以發燒來表現,且往往不是高燒而是低燒,容易在傍晚之後開始出現症狀。
「有些病人莫名發燒找不出原因,2、3個月後才發現是淋巴癌!」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理事長柯博升醫師表示,淋巴癌未必會有腫塊的外顯徵兆,癌細胞可能進入骨髓、肝臟以「浸潤」方式存在,當出現「腫、燒、汗、咳、瘦、累」六大症狀時,應及時就醫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