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研究指「臉盲症」更容易受排擠! 專家授改善策略:記住陌生人3大特徵
當遇到先前見過的同事或親友,卻無法記起對方的長相,有可能是罹患「面部識別能力缺乏症(Prosopagnosia)」的前兆?近期發表於《Cortex》的研究為臉盲症帶來嶄新見解,表明該疾病可能比大眾種想像地更為普遍,約每33人中就有1人會患病。
當遇到先前見過的同事或親友,卻無法記起對方的長相,有可能是罹患「面部識別能力缺乏症(Prosopagnosia)」的前兆?近期發表於《Cortex》的研究為臉盲症帶來嶄新見解,表明該疾病可能比大眾種想像地更為普遍,約每33人中就有1人會患病。
在疫情期間因過於恐慌、焦慮而暴飲暴食;或者自覺胃口全失、食不下嚥,可能是罹患「飲食失調」(Eating Disorder)的前兆!據《Lancet》刊載社論指出,飲食失調
是可能致殘、致命且代價高而的精神疾病,恐將嚴重損害身體健康,並破壞心理社會功能。在新冠大流行的2年間,確診飲食失調者更以驚人的速度不斷上升當中。
身為社會群體中的一份子,當沒有親友陪伴在側,難免會產生「孤獨感」。偶爾當一回「邊緣人」或許能得到片刻自在,但有不少研究證明,長期的孤獨感可能造成對身心不利的後果,包括步入老年後的癡呆症風險增加、認知功能下降;以及更高的心血管疾病風險。
新冠病毒大流行已逾2年,許多人不但面臨工作與收入損失、社會孤立,更造成醫療量能負擔、藥物濫用與種族歧視等種種問題。人與人間缺乏社交互動,更助長了由疫情帶來的「集體孤獨感」現象。先前的研究指出,於疫情期間飼養寵物、建立目標清單等舉動,能顯著降低疫情所帶來的孤獨感、並幫助降低相關心理症狀的發生。如今《美國預防醫學期刊》的研究顯示,單只「施打疫苗」一項舉動,就能提升人們的心理安全感,並使焦慮與痛苦等情緒獲得舒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