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年人每4人有1人高血壓! 他「拖5年才就醫」下場曝:差點丟掉小命
三高為我國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多數人卻往往不知三高可能致命!據衛福部公布資料,台灣約高達529萬人罹患高血壓。高血壓前期雖無特定症狀,但若未即時管理,最終可能危及性命。因此,民眾應依循「居家量測、130/80標準、722原則 」3口訣,養成正確量測血壓的習慣。
三高為我國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多數人卻往往不知三高可能致命!據衛福部公布資料,台灣約高達529萬人罹患高血壓。高血壓前期雖無特定症狀,但若未即時管理,最終可能危及性命。因此,民眾應依循「居家量測、130/80標準、722原則 」3口訣,養成正確量測血壓的習慣。
11月14日為「世界糖尿病日」,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DF指出,全球超過十分之一人為糖尿病患者,且其中高達90%為第2型糖尿病,對此,2023年世界糖尿病日的衛教宣導呼籲人們「瞭解風險、認識應對」(Know your risk, Know your response)。
台灣腎病盛行率高居全球第一,進入「後疫情時代」,病毒對器官的長期影響仍不可忽視,國人更需提高對腎臟病的警覺心。根美國研究顯示,確診後的患者腎臟老化速度是一般人的3倍,隨著年齡增長,腎臟會逐漸老化,以平均一年1%的速度下降,但感染新冠病毒的話,腎臟老化速度可能將飆至3倍1,意即在一年內就下降3至4%。
正確及規律用藥,是糖尿病穩定血糖控制的重要根基,近年糖尿病治療藥物進展顯著,除了口服降糖藥及胰島素治療,也有同時可保護心、腎的藥物發明。此外,同時具有減重效果的「腸泌素」針劑治療,能同時幫助體重控制,也成為許多糖胖症族群的福音。此外,台灣糖尿病逐漸年輕化,40歲以下糖尿病人增加,可能與多重因子有關。包括病菌感染(如COVID-19)、飲食改變、生活型態、環境因子及游離輻射。除了40歲起可接受定期健檢,35歲以上的民眾若有家族史,可定期檢測空腹血糖、飯後血糖(隨機血糖)與糖化血色素,及早瞭解自身的血糖狀況。
台灣以美食文化享譽國際,手搖飲、鹹酥雞、珍珠奶茶廣受海內外歡迎。與此同時,台灣糖尿病每年新診斷人數已突破16萬,超出一年新生兒總數。《臺灣糖尿病年鑑2019第2型糖尿病》顯示,糖尿病好發年齡層以40到64歲為大宗,比例高達59%。其次為65-74歲佔18-19%。從發生率來看,40歲以上相對穩定,而20到39歲的糖尿病發生數持續增加,顯示糖尿病年輕化問題值得密切關注。
台灣洗腎盛行率居全球首位,糖尿病人數預估更將突破250萬人,血糖控制與腎臟健康息息相關,但根據調查顯示,近一半的糖尿病人不知道自己身處潛在的腎病變風險。健保署攜手國內三大醫學會共同呼籲糖尿病族群加入「糖腎共照」機制平台,得到更良好的照護品質免於腎病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