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戀

病態自戀易導致「有毒關係」?  醫曝「自戀型人格」發展跡象:被情勒、PUA要小心

病態自戀易導致「有毒關係」? 醫曝「自戀型人格」跡象:被情勒、PUA要注意

「自戀」看似為一種負面性格,但「健康的自戀」卻對每個人而言卻有其必要性?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指出,健康型的自戀對於促進個人成長而言具有正面意義;但過度濫用自戀卻不自知,卻可能得到完全相反的結果,甚至養成「病態性自戀」、損害自身人際關係。

閱讀更多 »
男性自戀與「太早繳械」有關?  研究:完事後更容易「射後不理」

男性自戀與「太早繳械」有關? 研究:完事後更容易「射後不理」

男性過於自戀當心「早洩」風險?先前心理學家已表明,自戀行為與性伴侶眾多、婚外情行為可能有關,且並不局限於性別與年齡差異。而自戀傾向除了與個人的心理狀態有關,是否也可能影響生理機制?《Sexual and Relationship Therapy》刊載研究指出,具有自戀傾向的男性,更有可能出現「早洩」症狀。

閱讀更多 »
男人不壞女人不愛? 研究揭「3大負面特質」與性伴侶數量增加有關

男人不壞女人不愛? 研究揭「3大負面特質」與性伴侶增加有關

常聽到「男人不壞、女人不愛」,如今在性別逐漸平權的現代社會,這樣的說法是否還成立?近期《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刊載研究表明,擁有「黑暗三角人格」(The Dark Triad personality traits)特質的男性,與更多的性伴侶數量呈正相關。為何擁有該特質的男性容易受到女性歡迎?

閱讀更多 »
另一半出軌有徵兆? 外遇者有哪些特質?  研究曝:出現「4情境」要注意

另一半出軌有徵兆? 外遇者有哪些特質? 研究曝:出現「4情境」要注意

有鑑於男女性觀念逐漸開放,擁有「開放式關係」或多重性伴侶已非新鮮事。不過,若親密伴侶互有承諾或已婚,其中一方發生「出軌」行為往往難以被社會所接受。《Journal of Sex & Marital Therapy》研究指稱,伴侶的出軌行為與「4種動機」密切有關;壓力、酗酒等情境因素可能是潛在因子。

閱讀更多 »
自戀者影響「職場氛圍」? 更不易遵循防疫措施?  研究曝常見「4特質」

自戀者影響「職場氛圍」? 更不易遵循防疫措施? 研究曝常見「4特質」

台灣受到華人教育思想深遠,做事情強調謙虛、不張揚,這樣的社會氛圍導致大眾對於「自戀者」的印象不甚理想。事實上,過度自戀者或心理學上定義的「自戀型人格障礙」者,在工作場域中確實可能影響團隊合作、讓跨部門間的溝通效率極低:甚至有研究指稱,自戀程度較高者更不容易遵守疫情大流行下的防疫措施。

閱讀更多 »
喜歡自拍肉照可能想追求偷窺刺激感

喜歡自拍「肉照」不只是自戀?心理師:可能是想追求「被偷窺」的刺激感

隨著手機鏡頭的畫素越來越高,人人都變成了拍照高手,許多網紅、網美更是透過唯美的自拍清涼照來博得粉絲的目光。自拍風氣盛行也造成社會事件,今年6月27日一名女性在高雄派出所前拍攝「全身裸照」,將拍攝成品上傳個人社群平台,引起社會廣泛討論。深究時下自拍風氣的背後,除了與追求社群互動的欲望有關,大眾更需要瞭解其中的心理健康因素。諮商心理師林萃芬認為,透過深入分析自拍者的人格,可以觀察到許多豐富的訊息。

閱讀更多 »
自戀者較易有暴力行為且難以治療

好好慎選另一半!研究:自戀者較易有暴力行為且「難以治療」

傳統華人社會強調謙虛、曖曖內含光的美德,所以大部分台灣人通常也很低調,不做引人注目的事情。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下,有「自戀」特質的人就顯得格格不入,也比較不討人喜歡,不過大多時候我們也僅以為他們只是比較喜歡老王賣瓜、自賣自誇,只要不傷害到其他人倒也無妨。但真是如此嗎?根據美國俄亥俄州大(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的最新研究,自戀者在行為舉止上,可能會比常人更具有侵略性或攻擊性!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