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疫力無痛升級! 營養師教飲食7點原則:避免二次確診風險
隨著全球疫情逐步趨緩,不僅國內觀光客開始增加、出國旅遊者也一窩蜂「傾巢而出」。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指出,境外旅客開放加上國內口罩政策的鬆綁,民眾此時更容易忽略鞏固身體保護力的重要性。即使此前已經確診、或施打過新冠疫苗,不代表就此擁有「無敵星星」,仍可能暴露於二次確診的風險中。
隨著全球疫情逐步趨緩,不僅國內觀光客開始增加、出國旅遊者也一窩蜂「傾巢而出」。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指出,境外旅客開放加上國內口罩政策的鬆綁,民眾此時更容易忽略鞏固身體保護力的重要性。即使此前已經確診、或施打過新冠疫苗,不代表就此擁有「無敵星星」,仍可能暴露於二次確診的風險中。
排便的順利與否,會顯示出身體的代謝狀況,對體態呈現也會有影響?李婉萍營養師於社群指出,長期便秘導致糞便堆積在體內,不僅促使息肉生長,甚至有引發癌變風險。尤其現代人久坐、不運動成自然,便秘也逐漸成為上班族或年輕族群的「文明病」。
攝取充足維生素C對維持健康免疫力很重要,但現代人生活節奏忙碌,不少民眾選擇額外服用高劑量維生素C作為日常保健,但過量攝取維生素C不只可能增加腎臟負擔,還可能造成急性腎損傷必須洗腎救命。一份刊登在開放期刊《Cureus》最新的病例報告即指出 ,一名55歲的女性因為體內過量的維生素C引發急性腎損傷(AKI)及腎臟高草酸尿症(hyperoxaluria),急診至今三個月,必須持續透過血液透析(洗腎)維繫腎臟健康,並已確診屬於末期腎臟病(ESKD)。
免疫系統可以透過自然的方式加以「訓練」?隨著新冠疫情持續肆虐,加上今年入冬後將出現新一波流感疫情,越來越多民眾重視身體健康。而若想避免病毒入侵,或使確診後對身體的後遺症降至最低,免疫系統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美國註冊營養師、美國營養與飲食學會發言人Caroline Passerrello表示,除了施打疫苗與服用保健品,民眾在生活中也能透過以下8項措施,保持免疫系統的良好運作,並降低病毒入侵身體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