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喘

多數人體檢完才發現!  「肥厚型心肌病變」易無症狀奪命?  醫呼籲遵從3措施防猝死

多數人體檢完才發現! 「肥厚型心肌病變」易無症狀奪命? 醫籲:遵從3措施防猝死

肥厚性心肌病變(Hypertrophic Cariomyopathy, HCM)是一種原發型、遺傳性的心臟肌肉病變。心臟由心肌細胞、瓣膜、與供應心臟的血管組成;而肥厚型心肌症肇因於不正常的心肌增厚、錯位的排列,最後容易產生不正常的纖維化。疾病的盛行率大約0.2% (1/500),大概有一半的機會可能會傳給下一代。大部分患者在青春期開始心臟逐漸肥厚,只有少部分患者在嬰兒時期就發病。

閱讀更多 »
確診後易喘易累?  醫揭「自我照護」3重點:加快身體恢復

確診後易喘易累? 醫揭「自我照護」3重點:加快身體恢復

百年大疫影響全球人類健康,台灣累計染疫數更已突破800萬人。不少民眾在確診後出現易喘、易累,自覺心肺狀況及體力明顯下降,更需要提升自我照護能力。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師指出,感染後出現呼吸不暢、胸悶等症狀,應先經X光、肺功能檢查,評估心肺功能是否異常,如果檢查無異狀,可從運動、營養、預防各層面做好自我照護,幫助身體恢復。

閱讀更多 »
書包太重、愛玩電動非「脊椎側彎」主因?  醫建議:有懷疑先用「1測試」釐清

書包太重、愛玩電動非「脊椎側彎」主因? 醫建議:有懷疑先用「1測試」釐清

不少民眾擔憂坐姿不良可能引起「脊椎側彎」;家長也時常告誡小朋友坐姿端正的重要性。光田綜合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陳泰宗醫師接受專訪表示,事實上脊椎側彎與先天的脊椎變異、姿勢不良造成的肌肉不平衡皆可能有關,若有疑慮應事先就醫釐清,切勿過度操心或聽信不實謠言。

閱讀更多 »
確診後喘不過氣是肺功能下降?  3症狀當心是「致命」肺阻塞徵兆

確診後喘不過氣是肺功能下降? 3症狀當心是「致命」肺阻塞徵兆

確診後老是喘不過氣,不少民眾擔心是肺功能下降或長新冠後遺症。然而,一旦「咳、痰、喘」症狀連續出現三周以上,且本身具有長期抽菸史,更要注意是「肺阻塞」(COPD)正在惡化的警訊!肺阻塞不只是全球第三大死因,更長年高居台灣十大死因,當「咳、痰、喘」持續達三周以上,應儘快前往胸腔內科就醫,高危險族群更建議每年定期接受肺功能檢查。

閱讀更多 »
快篩陽確診要注意「症狀惡化」?  醫師點名6徵兆快就醫

快篩陽確診要注意「症狀惡化」? 醫師點名6徵兆快就醫

指揮中心宣佈「快篩陽等同確診」擴大施用一般民眾,預計將有更多確診個案需要進行居家隔離照護,如何減少家戶感染風險?光田綜合醫院沙鹿總院感染科主任楊清鎮醫師受訪表示,輕症確診者在家照護時,應多注意飲水、休息,隨時覺察是否有症狀變化,避免延誤就醫時間。

閱讀更多 »
確診遇發燒、咳嗽、喉嚨痛莫恐慌! 中醫師曝「2妙招」幫助縮短病程

確診遇發燒、咳嗽、喉嚨痛莫恐慌! 中醫師曝「2妙招」幫助縮短病程

本土確診病例逐日攀升,雖然當局已決定與病毒共存,但新聞每日不斷播送的確診數字,著實令許多民眾產生恐慌感。亞東紀念醫院傳統醫學科林巧梅醫師提醒民眾, 避免染疫的基本措施如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有其必要;倘若得知自己確診亦無須過度恐慌,可視為與病毒對抗而獲得暫時免疫的過程。

閱讀更多 »
7大護心重點預防心臟衰竭

他三餐在外、缺乏運動 退休後竟確診「心臟衰竭」? 醫師:護心「7大重點」要學會

隨著現代人飲食西化、工作壓力大、缺乏運動,肥胖、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在青壯年間的盛行率愈來愈高。若再加上不良嗜好如抽菸、酗酒,更可能導致「心臟衰竭」的風險增加。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簡韶甫醫師表示,診間曾有一名患者剛從職場退休,年輕時為了工作三餐外食、缺乏運動,幾年前健康檢查發現警訊:血壓、血糖及膽固醇都偏高,但無不適感就沒有持續追蹤病況。患者退休後稍微活動就氣喘吁吁,原以為只是身體機能退化,經醫師診斷後卻發現是心臟衰竭,需要長期追蹤治療。

閱讀更多 »
發燒、咳嗽、皮膚癢是淋巴瘤?  醫揭6大徵兆:快至血液腫瘤科看診

發燒、咳嗽、皮膚癢是淋巴瘤? 醫揭6大徵兆:快至血液腫瘤科看診

脖子腫要當心!淋巴瘤每年新增人數超過3,000人,當中不少為2、30歲年輕患者。由於症狀不明顯,淋巴瘤不易早期發現,約有一半以上患者在確診時已經是第3-4期。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秘書長李啟誠醫師表示,淋巴瘤最主要症狀為淋巴腺腫大,特別明顯會出現在腹股溝部位。有些人則以發燒來表現,且往往不是高燒而是低燒,容易在傍晚之後開始出現症狀。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