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戒菸沒幫助又傷身!「電子菸」危害再添一筆:牙齒恐全爛光
不只吃甜食喝手搖杯,就連愛吸「電子菸」的癮君子們,也可能要注意蛀牙的風險?《美國牙科協會期刊》刊載研究指稱,吸食電子菸可能導致癮君子們的笑容更加黯淡、看牙醫的頻率也會增加,原因是電子菸琳瑯滿目的口味種類,皆加入一定量的「甜味劑」,可能使口腔微生物環境改變、引起牙齒腐壞。
不只吃甜食喝手搖杯,就連愛吸「電子菸」的癮君子們,也可能要注意蛀牙的風險?《美國牙科協會期刊》刊載研究指稱,吸食電子菸可能導致癮君子們的笑容更加黯淡、看牙醫的頻率也會增加,原因是電子菸琳瑯滿目的口味種類,皆加入一定量的「甜味劑」,可能使口腔微生物環境改變、引起牙齒腐壞。
不少患有過敏的民眾會服用「抗組織胺」藥物緩解症狀。不過,為何某些抗組織胺藥物服用後,特別容易產生嗜睡感、但有些好像又不會?衛福部食藥署與郭建宏藥師,共同為民眾說明不同抗組織胺藥品的特性及使用注意事項,以及發生緊急症狀時的處理方式。
台灣的飲食文化中,「麵食」佔據至關重要的地位;不過如果太愛吃麵,則可能對身體健康造成隱憂?嫚嫚營養師於社群貼文表示,民眾平時食用的「麥製麵」,如泡麵、意麵、油麵、拉麵、麵線,在製作過程都會添加精製鹽,與同為主食的米飯相比,相同重量下會多吃進300-900 mg的鈉含量。
預期壽命的長短與否,其實與手部的「握力大小」息息相關?刊載於《Journal of Cachexia, Sarcopenia and Muscle》的最新研究指稱,透過檢驗受試者的手部握力,可以透過3大生物標誌物測驗出預期壽命。握力越小者與3種生物標誌顯示的預期壽命縮短顯著有關。
11月14日為世界糖尿病日,近年全台糖尿病每年新增約16萬人,許多病患誤以為「糖尿病控制」只要血糖機上的數字達標就好。社團法人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王治元理事長表示,診斷為糖尿病後,必須瞭解三大控制目標──糖化血色素(A1C)在7%以下,血壓(Blood pressure)小於130/80Hg及膽固醇(Cholesterol)小於100mg,但國內「ABC三指標」同時達標的病患比例卻只有一成(12.9%)。
你是「螞蟻人」嗎?甜食飲料是許多人心目中的「療癒聖品」,縱然知道嗜甜會導致肥胖,但精製糖吃下肚,會刺激腦內快樂荷爾蒙「多巴胺」的分泌,讓人將愉快的感受與吃甜食連結在一起。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指出,除了使肥胖機率增加,精製糖可能導致以下12種危害,習慣嗜甜的「螞蟻人」應該多加注意。
「心血管疾病」為一廣義術語,用於描述多種疾病,如冠心病、心臟衰竭、中風、心臟瓣膜疾病、心律不整等;而高血壓、高膽固醇、吸菸、糖尿病、缺乏運動和肥胖是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的最常見因素。然而,血液中的「鉀離子」濃度過高,也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息息相關。
隨著年紀增長,睡眠時間縮短是正常的?英國倫敦大學最新研究指出 ,50歲以上成年人如果睡眠時間小於5小時,被診斷出慢性病的風險增加20%。這群睡不到5小時的人,與每天睡眠時間超過7小時的人相比,罹患兩種以上慢性病的風險更要高出40%。
據報導稱,每天飲用一杯「柳橙汁」,與罹患失智症機率顯著降低有關。光田綜合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尤世杰醫師接受專訪指出,該研究由哈佛大學於2018年發表於《Neurology》期刊,針對50歲以上族群進行為期20年的問卷調查,發現每天喝柳橙汁或常攝取蔬果者,失智風險明顯降低2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