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覆結石住院竟是膽管癌! 醫揭膽管癌十大元兇:喝1飲料風險暴增1.8倍
膽管癌是發生於肝臟內的癌症,雖然發生率較肝癌為低,但近年來人數呈現逐漸上升趨勢。基隆長庚醫院肝病防治中心主任錢政弘醫師於社群發文表示,膽管有如一條一條的小血管分佈在肝臟中,眾多小膽管匯集成較粗的膽管,肝臟右葉、左葉各有一條「肝內膽管」,其下緣合併為「總膽管」約7-10公分長,下端進入胰臟後再與胰管合併通向十二指腸,在十二指腸的開口則稱為「壺腹」。
膽管癌是發生於肝臟內的癌症,雖然發生率較肝癌為低,但近年來人數呈現逐漸上升趨勢。基隆長庚醫院肝病防治中心主任錢政弘醫師於社群發文表示,膽管有如一條一條的小血管分佈在肝臟中,眾多小膽管匯集成較粗的膽管,肝臟右葉、左葉各有一條「肝內膽管」,其下緣合併為「總膽管」約7-10公分長,下端進入胰臟後再與胰管合併通向十二指腸,在十二指腸的開口則稱為「壺腹」。
近期經國內多家媒體報導披露,彰化一對林姓父子因服用肺結核用藥,相繼因猛爆性肝炎與肝癌過世。家屬認為是肺結核藥物造成肝損傷,才會導致親人肝病進程加速而死亡。林口長庚腫瘤科主治醫師吳教恩醫師針對媒體報導發文指出,很多病人或家屬會認為「他們原本都是好好的人」而質疑醫療,其實,每個病患生病前都是健康的人,正是因為疾病造成身體不適才需要就醫治療。
「有些病人莫名發燒找不出原因,2、3個月後才發現是淋巴癌!」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理事長柯博升醫師表示,淋巴癌未必會有腫塊的外顯徵兆,癌細胞可能進入骨髓、肝臟以「浸潤」方式存在,當出現「腫、燒、汗、咳、瘦、累」六大症狀時,應及時就醫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