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結核藥變肝癌?  腫瘤科醫師揭真相:很多病患一來就是20公分

吃結核藥變肝癌? 腫瘤科醫師揭真相:很多病患一來就是20公分


潮健康/郭家和


吃結核藥物致癌死亡?  家屬提行政訴願「討回公道」

近期經國內多家媒體報導披露,彰化一對林姓父子因服用肺結核用藥,相繼因猛爆性肝炎與肝癌過世。家屬認為是肺結核藥物造成肝損傷,才會導致親人肝病進程加速而死亡,於是向主管機關申請藥害救濟。


其中,林姓父親案獲85萬元救濟金,林姓兒子死因則被判定為肝癌造成,與肺結核預防用藥無關未獲藥害救濟。報導指稱,家屬已向行政院法規會提起訴願,希望「討回公道」,並向媒體表示「他們原本都是好好的人」,「雖然」有B肝帶原但平日健康狀況良好,如何讓家屬相信與抗肺結核藥無關?


結核藥物不會致癌!  醫師:很多肝癌一來就是20公分


結核藥物不會致癌!  醫師:很多肝癌一來就是20公分

林口長庚腫瘤科主治醫師吳教恩醫師針對媒體報導發文指出,很多病人或家屬會認為「他們原本都是好好的人」而質疑醫療,其實,每個病患生病前都是健康的人,正是因為疾病造成身體不適才需要就醫治療。這樣的說法或許是心情的出口,但也可能引起更多不必要的醫病爭執。


吳教恩醫師表示,很多癌症初期病人並沒症狀,以肝癌為例,如果沒有接受健康檢查,相當難以早期發現。許多肝癌病患因症狀明顯如黃疸、腹水才就醫時,常常可以發現10公分甚至20公分以上的腫瘤。


吳教恩醫師說明,結核藥物會引起肝炎但「不會致癌」,肝炎和肝癌不相同,肝炎是一般人常聽到的GOT、GPT上升,其檢測方式為抽血。超音波則用於檢查肝臟、膽囊否有異常,並非用來判斷肝炎。服用結核藥物的肝炎並不少見,通常抽血追蹤即可。


工作太忙疏於檢查  「沒想到」B肝默默變肝癌?


工作太忙疏於檢查  「沒想到」B肝默默變肝癌?

吳教恩醫師提醒B肝、C肝是肝癌的重要致癌因子,帶原者務必定期進行健康檢查。經常遇到病患表示,每年追蹤連續20年都沒有問題,只是近5年因工作太忙疏於檢查,「沒想到」腫瘤就在這段時間發生。


根據報載內容,吳教恩醫師認為案例中的父親的確是因為吃藥引起肝炎,故有藥害救濟。然而,在兒子的案例中必須強調,結核藥物不會致癌。惟其本身是B肝帶原,很可能在用藥前肝癌已存在一段時間。


另外,吳教恩醫師解釋,使用結核藥物不會追蹤超音波來監測肝炎,醫院端也不會因為吃結核藥而幫忙進行全身健檢。提醒B肝帶原者,定期追蹤檢查及積極治療,才是真正保護肝臟、防止肝癌的正確觀念。


肝癌死亡七成有B肝帶原  45歲以上快做免費篩檢

根據國健署指出,死於肝癌的病患中約有70%為B型肝炎帶原者。B肝帶原如果有持續肝炎,有15-20%會發生肝硬化,導致肝癌風險大幅上升。研究顯示,35-59歲B肝帶原和慢性肝炎每6個月一次腹部超音波檢查,可降低37%的肝癌死亡率。


目前國健署已針對45-79歲國人提供終身一次的B、C肝炎免費篩檢,有慢性肝炎帶原者應積極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約可降低6成以上的肝癌發生。大部份肝病並無明顯症狀,國人易因警覺性不足而延誤就醫,一生應至少接受一次B、C型肝炎篩檢,守護肝臟健康。




延伸閱讀:
健檢肝指數都正常 還是會有B肝、C肝? 2類人務必及早篩檢
中南部高盛行鄉鎮C肝風險多10倍? 名醫:及早篩檢治療肝癌機率可降7成




【喜歡《潮健康》的報導嗎?點讚及時接收最新潮流健康知識】

coolhealtheditorpeter的大頭照
潮健康編輯部-昱彣

HI!我是潮健康的「潮編」昱彣。潮健康不只讓你/妳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更要你/妳從頭到尾潮到出水!透過淺顯易懂的文章、詼諧有趣的企劃,結合最新趨勢、時事議題,讓醫學知識也能夠跟上潮流,不再難懂!

留言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