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輕乳癌預後差、晚期多? 醫揭「精準治療」關鍵:3種乳癌患者必做基因檢測
臺灣乳癌一年新增個案約17,000人。乳癌不只是女性癌症發生率首位,人數增加比例也位居十大癌症中前三名。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陳守棟表示,國人乳癌個案絕對人數上升,雖然發生率高峰往後移,但停經前乳癌比例高達32%,高於歐美地區的25%。
臺灣乳癌一年新增個案約17,000人。乳癌不只是女性癌症發生率首位,人數增加比例也位居十大癌症中前三名。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陳守棟表示,國人乳癌個案絕對人數上升,雖然發生率高峰往後移,但停經前乳癌比例高達32%,高於歐美地區的25%。
經常咳嗽、喘不過氣別以為是小事,一旦聽診時肺葉時有「魔鬼氈」撕裂的異音,就有可能是「肺纖維化」徵兆!台灣胸腔暨重症加護醫學會提醒,肺纖維化初期症狀不明顯,容易與其他呼吸道疾病混淆,或被患者以為是小感冒而錯失治療時機。
性行為的缺乏不只影響心理狀態,更可能危及「預期壽命」,造成提早死亡的風險增加?刊登於《PLOS ONE》期刊的研究表明,男性對於性行為缺乏興趣,被發現與預期壽命的減損有關,心血管疾病、癌症風險皆比固定採取性行為者較高。
根據衛福部統計,肺癌為2021年十大癌症死亡率第一位,肺癌更連續42年為癌症死因之首。臺北榮民總醫院胸腔腫瘤科主任羅永鴻醫師表示,肺癌症狀與許多肺部疾病相似,建議民眾若咳嗽超過2週未痊癒,就應提高警覺就醫檢查。
台灣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高居不下,根據衛福部癌症登記統計,大腸癌已經連續15年蟬聯台灣癌症榜首第一名,每年約有1萬6千人罹患大腸癌,每年更有超過6000人死於大腸癌。
頭頸癌是影響男女兩性健康的重要殺手,國內外名人如麥克‧道格拉斯、坂本龍一、已故三立董事長林崑海皆是頭頸癌患者。台灣頭頸癌為2020年十大癌症排名第六名,更是男性癌症排名第三名。
許多人都認為攝護腺癌不會致命,其實不然,名媛孫芸芸父親孫道存、台灣棋王吳貴臨等就是因攝護腺癌而辭世。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理事長馮思中醫師指出,攝護腺癌的發生率及死亡率在台灣逐年增加,已分別占男性癌症的第五位及第六位。
為提升國人對癌友照護之重視,並倡議「癌友友善」觀念,《台灣癌症復健預防協會》與潮健康新傳媒於9月1日共同舉辦第一屆《2023全球大健康產業創新跨域論壇》,邀集產、學專家齊聚一堂,於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舉辦專題演講及友善市集,會中邀請知名兩性作家「H」擔任本屆癌友友善大使,分享癌友生活與真實心聲。
國健署出生世代研究之長期追蹤調查資料指出,逾六成18 個月以下嬰幼兒曾與 1 名以上吸菸者同住,而家中吸菸者有高達八成都是「父親」,可見解決菸害問題刻不容緩,今年國健署核准新劑型納入戒菸門診補助,可助「立即緩解菸癮」及「緩解7大戒斷症狀」,對有戒菸意願者將是一大助力,可在戒菸門診請專業醫師開立或到指定通路、藥局購買,有助提升戒菸成功率。提供家中寶貝最好的生活環境、成長空間,其實可以單純的從父母、居家環境做起,吸菸父母或長輩及早戒菸,亦能從中樹立優良習慣與榜樣,陪伴孩子養成生活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