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

防疫退燒藥「乙胺醯酚」勿亂吃?  研究稱恐加重高血壓  藥師揭用藥須知

退燒神藥「乙胺醯酚」亂吃加重高血壓? 藥師點名6種人勿亂吃

疫情持續延燒 民眾對家庭常備藥物的需求遽增,在診所或藥局都有許多民眾來詢問各種緩解症狀的藥品 其中俗稱普拿疼的「乙胺醯酚」(Acetaminophen)更是詢問度爆表。各類止痛退燒藥物的選擇中,普拿疼(Acetaminophen)算是目前公認對血壓影響不大、沒有明顯藥物交互作用的止痛退燒藥。這個機會提醒高血壓患者,在服用乙胺醯酚(Acetaminophen)時,也要多留意自己的血壓變化,畢竟血壓增高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

閱讀更多 »
劍橋研究:長新冠損害「認知功能」 逾70%患者受影響!  打滿3劑疫苗可降風險?

確診上不了班?長新冠損害「認知功能」劍橋研究:7成患者受影響

國內Omicron疫情持續延燒,每日確診數破萬的情況已然成為常態;不過去年罹患Alpha與Delta的患者,其後續出現「長新冠」(Long Covid)症狀可能需要更多關注。英國劍橋大學刊載於《Frontier in Aging Neuroscience》的研究即表明,長新冠造成的認知功能障礙,普遍使患者的記憶力與注意力下降、可能影響工作表現。

閱讀更多 »
居隔哪都不能去「心好累」?  研究籲做出「5種改變」 幫助維持一天好心情

居隔哪都不能去「心好累」? 5種改變幫助維持一天好心情

隨著國內疫情每日確診數破萬,需要「居家隔離」或「居家檢疫」者與日俱增。隔離期間難免容易產生孤獨感,若民眾自覺心理狀態變得不穩定,或本身患有心理疾病者,除了在隔離結束後尋求精神科醫師或心理諮商師釐清病況,居隔期間、居隔後亦可養成「5種習慣」,不須花費太多時間,即有助於改善心理健康。

閱讀更多 »
確診喉嚨痛爆怎麼辦?  哪些食物可以吃?  耳鼻喉醫教減痛妙招

確診喉嚨痛爆怎麼辦? 哪些食物可以吃? 耳鼻喉醫教減痛妙招

近來幾週,台灣新冠肺炎的確診人數不斷上升,也有許多人在家隔離或是自主防疫。確診的人,有的是無症狀,而更多的人是有一些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的情況,像是嚴重的喉嚨乾痛、咳嗽並有許多痰液分泌物、發燒疲倦和鼻塞流鼻水的患者也都不在少數。當然如果有下呼吸道症狀的患者,呼吸急促、胸悶或是進一步更不舒服的患者,則需要醫院方面的介入。

閱讀更多 »
疫情海嘯難抵擋!  如何兼顧輕症照顧、防範家人染疫? 醫師授居隔者「必學4招」

疫情海嘯難抵擋! 如何兼顧輕症防範家人染疫? 醫師「必學4招」

本土疫情持續升溫,全台已累積超過98萬人(截至5月18日)曾感染新冠肺炎,親友確診、甚至全家確診的狀況時有耳聞。在急診室大排長龍、醫療量能吃緊的狀況下,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醫科陳宥達醫師呼籲,與病毒共存的過程仍需民眾共同配合;感染Omicron者以輕症居多,雖傳染力強但只要事先做好準備、實是無須過度恐慌。

閱讀更多 »
確診遇發燒、咳嗽、喉嚨痛莫恐慌! 中醫師曝「2妙招」幫助縮短病程

確診遇發燒、咳嗽、喉嚨痛莫恐慌! 中醫師曝「2妙招」幫助縮短病程

本土確診病例逐日攀升,雖然當局已決定與病毒共存,但新聞每日不斷播送的確診數字,著實令許多民眾產生恐慌感。亞東紀念醫院傳統醫學科林巧梅醫師提醒民眾, 避免染疫的基本措施如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有其必要;倘若得知自己確診亦無須過度恐慌,可視為與病毒對抗而獲得暫時免疫的過程。

閱讀更多 »
她吃3種藥血糖仍超標!  醫揭國人三大控糖隱憂:胰島素治療介入太慢?

她吃3種藥血糖仍超標! 醫揭國人三大控糖隱憂:胰島素治療介入太慢?

血糖控制超標要注意!糖尿病不僅常年為國人十大死因之一,台灣糖尿病已突破220萬人,意即每十人即有一人罹患糖尿病,而糖尿病更與十大死因中的四項疾病息息相關,對國人健康影響不可小覷。財團法人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蔡世澤醫師指出,國人控糖欠佳的三大隱憂中,不少與誤解胰島素作用有關。

閱讀更多 »
罹患「長新冠」恐導致不明瘀青、鼻血流不停?  研究:不運動者「凝血功能異常」機率增4倍

「長新冠」害血流不止? 研究:不運動「凝血功能異常」增4倍

不少新冠肺炎確診者即使痊癒,2-3個月後仍然存在腦霧、過度喘息、呼吸急促、記憶力衰退等大小不一的症狀,該疾病被稱為「後新冠肺炎症候群」(Post-COVID syndrome,PCS),一般稱之為「長新冠」(Long Covid)。除了認知功能相關症狀,科學家也發現長新冠將對人體的「凝血功能」造成嚴重損害,與確診者的「運動表現下降」趨勢亦有所關聯性。

閱讀更多 »
居家照護或居隔必看!  醫曝必備器材與藥品  快篩這樣戳才正確

居家照護或居隔必看! 醫曝必備器材與藥品 快篩這樣戳才正確

本土確診人數邁向洪峰期,居家照護與居家確診時應做好哪些萬全準備?全煜耳鼻喉科診所、耳鼻喉科林岱樓醫師指出,「體溫計」是家中必備用品,可準備耳溫槍或是腋溫計,也要注意專用電池。林岱樓醫師表示,如果確診輕症或是居隔在家,非常焦慮或擔憂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可以考慮準備「製氧機」與「氧氣瓶」,能在短時間內提供較充足的氧氣量。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