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染Omicron孩童會罹患「長新冠」嗎? 「哮吼」是重症警訊? 專家:出現「6現象」快就醫
國內目前累積35例兒童重症確診個案(截至6月5日),不少家長擔憂孩子染疫後併發「猛爆性腦炎」,最近更傳出重症孩童出現「哮吼」、肺炎、敗血症等併發症。令更多父母憂心忡忡的是,兒童確診後是否與成人一樣,有一定機率將造成「長新冠」的長期後遺症。
國內目前累積35例兒童重症確診個案(截至6月5日),不少家長擔憂孩子染疫後併發「猛爆性腦炎」,最近更傳出重症孩童出現「哮吼」、肺炎、敗血症等併發症。令更多父母憂心忡忡的是,兒童確診後是否與成人一樣,有一定機率將造成「長新冠」的長期後遺症。
人類的生理與心理狀態時常互相影響,此前諸多研究已經表明,罹患憂鬱症後可能與更高的心血管疾病、慢性病以及死亡風險有關。而生理疾病亦可能影響個人的心理狀態,來自《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的最新研究指出,「發炎性腸道疾病」(IBD)可能與高度憂鬱症風險息息相關。
雖然感染新冠病毒多為輕症與無症狀,但是確診康復後「長新冠」(Long-COVID)的後遺症問題,可能持續長達半年甚至一年以上。若是確診期間有使用「清冠一號」等中藥方,由於藥屬性偏涼,容易讓腸胃虛弱族群出現輕微腹瀉,此時補充適量的高麗蔘可進行平衡溫補,緩解用藥之不適。至於痊癒後有相關身體症狀,高麗蔘亦能補充五臟陽氣、止吐解渴、促進血液循環,可作為染疫後調理之用。
依據外國的經驗來看,住院率、重症率確實有下降,而初期症狀通常有咳嗽、喉嚨痛、發燒、全身痠痛、流鼻涕、鼻塞、頭痛、疲倦、頭暈。
明天會不會被感染?這兩天一直咳嗽怎麼辦?疫情之下,許多人愈來愈容易對未來感到憂心、焦慮。捷思身心醫學診所身心科李旻珊醫師指出,焦慮症特徵是對大小事感到緊張不安,對於未來預期發生的事,即使對常人而言並不重大,焦慮症患者就可能因為過度焦慮而出現坐立不安、異常緊張,甚至注意力無法集中,腦中一片空白。
任何人都可以給你評價,惟有我們自己,能決定自己的價值。自我價值感是小時候就有,你可能已經記憶模糊或遺忘了。仔細觀察小孩,特別是當他們正在玩樂時,你會發現,小孩很單純自在,不會想太多,不會扭捏或不安,而且真誠無畏地表達自己,展現自己,一點也不會在意他人的眼光和評價。
蔡頭驚傳肝癌過世,醫師指出某些肝癌患者腫瘤雖然不大,但已有肝硬化引起的併發症,造成肝臟代謝及合成功能不足,會無法代謝黃疸毒素而出現黃疸,或無法合成足夠的白蛋白及凝血因子,導致嚴重腹水、腹腔出血等情況,甚至會引發腹膜炎及敗血症。
「増肌減脂」是近年許多民眾追求的目標,不過很容易因為錯誤飲食,導致肌肉沒有變大,反而讓體脂肪上升。嫚嫚營養師受訪指出,錯誤的增肌方式不僅無法使肌肉生長,還可能增加脂肪堆積,只達到「增肥」卻無「增肌」的效果。要促使肌肉肥大有必要條件,需攝取足夠蛋白質、假使運動前後沒有補充適量的碳水化合物,肌肉中的肝醣很容易被過度消耗。
雖然目前防疫降級進入二級警戒,但確實有許多人因為先前三級警戒的實施,已經習慣在家上班、上課的生活,也在此期間養成了許多壞習慣:例如一到假日就在家耍廢,追劇不間斷、手遊玩整天,或是吃完飯就馬上躺在床上休息,似乎已經將「御宅族」的日子過得駕輕就熟。平日上班時已經坐得夠久了,假日屁股也離不開椅子,對身體真的很不好!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就認為,久坐行為恐怕會使認知能力下降、讓大腦變得更加遲鈍。